“场力转换器的能量损耗率还是高达37%,这样下去,就算把生命之核的能量全抽干,也撑不过三天。”苏晚晴将数据面板推到林远舟面前,眼底的红血丝在实验室惨白的灯光下格外明显。起源星的临时基地里,三十多台仪器同时运转的嗡鸣声交织成一片,却压不住团队成员们压抑的叹息。
林远舟指尖划过面板上跳动的曲线,黑色石头在口袋里微微发烫。自从昨天从水晶树洞穴带回生命之核,团队就马不停蹄地搭建能源转化装置——按照星溯者提供的基础图纸,结合地球现有的场力技术,本以为能快速建立稳定供能系统,可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赵宇,把张详前统一场论里关于‘场源共振耦合’的章节调出来。”林远舟突然开口,“特别是他提到的‘动态场域补偿’理论,我们可能忽略了起源星的空间曲率特殊性。”
赵宇应声敲击键盘,全息投影瞬间切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示意图铺满墙面。这个始终带着厚重眼镜的理论物理学家推了推镜框,语气带着难掩的疲惫:“我已经比对过三次了,起源星的空间曲率比地球高1.8个单位,常规的场力耦合方式在这里就像用方榫头插圆孔——根本不匹配。”
“但张详前说过,‘所有场域矛盾的本质都是能量频率的错配’。”苏晚晴突然站起身,指着投影中一条高亮公式,“我们一直用地球的基准频率调试转换器,是不是应该反过来看?让设备适应起源星的场域频率,而不是强行改造环境。”
陈宇抱着胳膊靠在仪器旁,刚从外部探测回来的作战服上还沾着起源星特有的紫色苔藓:“理论上可行,但实操根本没法实现。昨天我们尝试调整转换器的谐振腔参数,结果直接导致三号机组过载爆炸——你忘了小李的手臂是怎么受伤的?”
实验室角落传来轻微的响动,负责设备维护的李默下意识地缩了缩缠着绷带的右臂,却还是强撑着开口:“我没事,林哥。其实爆炸后我检查过残骸,发现谐振腔的金属壁上有不规则的能量刻痕,像是被某种外力重塑过结构。”
林远舟眼前一亮,立刻走到李默身边:“刻痕是什么形状?能不能画出来?”
李默在平板上快速勾勒,一个类似螺旋的符号渐渐成型。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林远舟口袋里的黑石突然飞出,悬浮在平板上方发出金色光芒。螺旋符号与黑石表面的纹路产生共鸣,投射出一道立体的场域模型——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动态补偿结构。
“这是……伊瑟尔星的‘自适应场域锚点’!”苏晚晴失声惊呼,“瑟兰给我的资料里提过,这种结构能自动匹配所在星球的空间曲率,可我一直没找到具体的构造图。”
林远舟伸手触碰黑石投射的模型,指尖传来熟悉的场力波动:“小时候那块石头就在引导我了。”他转头看向众人,眼神重新燃起斗志,“赵宇,根据这个模型修改转换器的谐振腔参数;陈宇,带人采集水晶树的汁液——李默发现的刻痕里有苔藓的生物场成分,说不定能增强材料的适应性;苏晚晴,你负责计算能量耦合的安全阈值,这次我们一步一步来,绝不冒进。”
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三个小时后,改造后的场力转换器重新启动。淡蓝色的能量流沿着螺旋管道平稳流动,面板上的损耗率数字不断下降,最终稳定在8.2%。
“成功了!”赵宇激动地拍了下桌子,眼镜差点滑到鼻尖。
苏晚晴却皱着眉:“等等,能量输出虽然稳定,但波动周期比预期长了2.3秒。如果用来驱动星际通讯设备,可能会出现信号延迟。”
林远舟凑近观察能量流的运动轨迹,突然想起在伊瑟尔星时艾蕾娜教他的“思维共振”技巧。他闭上眼睛,尝试用意识引导场力流动。黑石再次发出光芒,与转换器产生同步共振。原本缓慢的波动周期逐渐缩短,最终与标准值完全吻合。
“太神奇了!”陈宇举着检测仪,语气难以置信,“这简直是生物场力与机械装置的完美结合!”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红色警示灯疯狂闪烁,外部监测屏上显示,起源星的磁场强度正在急剧下降。水晶树所在的区域发出剧烈震动,无数道裂纹从树干蔓延开来。
“怎么回事?”苏晚晴快速调出地质数据,脸色骤变,“是我们的转换器!它的场力频率虽然匹配了起源星,但却干扰了水晶树的能量循环——张详前说过‘场域的关联性远超想象’,我们忽略了水晶树是起源星的场力锚点!”
林远舟立刻关闭转换器,但水晶树的震动丝毫没有减弱。监测屏上的磁场数值还在不断下跌,基地外传来阵阵轰鸣声,像是整个星球都在颤抖。
“这样下去不行!”陈宇抓起武器,“我们得去水晶树那里看看,说不定能找到补救的办法。”
“等等。”林远舟拦住他,目光落在黑石投射的模型上,“张详前的统一场论里还有一个‘场域闭环’理论。如果我们能把转换器的能量输出与水晶树的能量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不仅能解决干扰问题,还能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海启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海启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