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舟点头示意苏晚晴收回探测器:“先记录坐标,等返程时再过来取样。现在首要任务是找到信号来源,不能节外生枝。”
飞船继续在星际空间中疾驰,舷窗外的景象不断变化,时而掠过闪烁的星团,时而穿越稀薄的气体星云。航行至第三天,科研舱突然传来陆明宇的惊呼:“林老师!场力频谱仪检测到异常波动,和神秘信号的频率有相似之处!”
林远舟和苏晚晴立刻赶到科研舱,只见屏幕上的波形曲线呈现出奇特的正弦震荡,与之前截获的神秘信号片段高度吻合。陈教授正盯着屏幕,手指不停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数据。
“这是怎么回事?”林远舟问道。
“我们进入了一片‘信号共振区’。”陈教授解释道,“张详前在‘宇宙信息传递与场力波动’中提到过,宇宙中的信号会在特定场力环境下形成共振,就像声音在山谷里产生回声一样。”
苏晚晴调出信号分析模型:“这些波动不是信号本身,而是信号经过时留下的‘场力印记’。这说明我们的航向是对的,神秘信号确实是从天鹅座方向传来的。”
陆明宇兴奋地搓着手:“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快到了?”
“别高兴得太早。”艾蕾娜的身影出现在科研舱门口,脸色有些凝重,“瑟兰导师刚刚发来消息,这片共振区边缘有一片密集的小型陨石带,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而且正在以高速运动。”
“陨石带?”赵锋立刻警觉起来,“普通陨石带我们的护盾能轻松应对,但高速运动的就不好说了。”
林远舟走到舷窗前,启动了增强观测模式,原本模糊的星空瞬间变得清晰。只见前方不远处,无数光点正快速移动,形成一片闪烁的“光带”——那是陨石反射的星光。
“科恩,分析陨石带的运动轨迹和密度。”林远舟下令道。
“正在分析。”驾驶舱传来科恩的声音,“陨石带厚度约50万公里,密度每立方公里12颗,平均速度30公里/秒,部分陨石带有强磁场。”
“30公里/秒?那比子弹还快。”陆明宇倒吸一口凉气,“我们的护盾能挡住吗?”
科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常规护盾能挡住直径10米以下的陨石,但更大的就不好说了。而且强磁场会干扰场力约束,可能导致护盾失效。”
苏晚晴突然想起什么,调出张详前的相关理论:“有了!张详前在‘场力与物质相互作用’里提到过‘相位偏移法’,通过调整护盾的场力相位,让陨石‘穿过’护盾,就像声波绕过障碍物一样。”
“这能行吗?”赵锋有些怀疑,“我从没听说过这种技术。”
“理论上是可行的。”陈教授点头道,“场力和物质本质上都是能量的不同形态,只要相位匹配,就能实现‘非碰撞性穿越’。但这需要精确计算每颗陨石的运动轨迹和磁场参数,难度很大。”
林远舟看向科恩:“能做到吗?”
“需要时间。”科恩的声音传来,“我需要将张详前的相位计算公式嵌入护盾控制系统,还要同步陨石带的实时数据,至少需要40分钟。”
“我们还有多久进入陨石带?”
“1小时20分钟。”
“足够了。”林远舟果断道,“科恩负责系统改造,苏晚晴和陈教授提供理论支持,赵锋准备启动武器系统备用方案,一旦改造失败就用高能激光清理出一条通道。”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科恩在驾驶舱里飞快地编写程序,屏幕上满是复杂的代码;苏晚晴和陈教授则围在一旁,不断核对公式参数,纠正科恩的逻辑错误;赵锋则带领武装队员检查激光武器,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陆明宇也没闲着,他操控着远程探测器飞向陨石带,获取更精确的陨石数据:“林老师,发现一颗直径约500米的大型陨石,正朝着我们的航线飞来,磁场强度是其他陨石的三倍!”
“标记它的坐标和运动轨迹。”林远舟沉声道,“这颗陨石是最大的威胁,必须优先处理。”
40分钟后,科恩终于长舒一口气:“改造完成!护盾系统已切换为‘相位偏移模式’,正在同步陨石数据。”
此时,陨石带已近在眼前,舷窗外能清晰地看到一颗颗陨石飞速掠过,发出刺耳的破空声——尽管在真空的宇宙中听不到声音,但视觉上的冲击依然令人心悸。
“进入陨石带!”林远舟下令道。
飞船缓缓驶入陨石带,原本预计的撞击声并未出现。透过舷窗可以看到,那些小型陨石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推开,擦着飞船的护盾飞了过去。
“成功了!”陆明宇兴奋地喊道。
苏晚晴盯着护盾参数:“相位匹配度98%,能量消耗比预期低15%。张详前的理论果然没错!”
就在这时,警报器突然再次响起,那颗直径500米的大型陨石出现在前方,表面泛着因强磁场产生的蓝色光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海启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海启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