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长老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拄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暗物质吞噬体在星溯者的古老档案里有记载,被称为‘空间的清道夫’,能在短时间内摧毁整个星系的空间结构。如果我们贸然靠近,不仅会危及先锋队的安全,还可能让吞噬体通过飞船的场力信号追踪到地球,这太冒险了!”
“但光影文明现在需要帮助。”新星球的塔拉突然开口,她身后的艾拉正展示着“光合能源转化器”的监测数据,“我们的设备能将暗物质能量转化为无害的光合能源,如果能靠近塌陷区域,或许能削弱吞噬体的能量。而且张详前在‘空间运动规律’里说过‘万物皆有场力频率,只要找到吞噬体的频率弱点,就能用反向场力抑制它’,我们有混元场论和空间平衡公式,说不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伊瑟尔星的代表沉吟片刻,语气中带着谨慎:“我们支持继续前进,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莉娜和凯伦可以用‘思维共振’技术与光影文明建立实时通讯,提前获取吞噬体的场力数据;同时,‘星弦四号’需要启动‘能源分流系统’,将50%的能源分配给空间锚定系统,一旦出现危险,能立刻进行空间跳跃。”
林远舟看着屏幕上争论的各方,突然握紧了口袋里的黑石——石面的红色预警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蓝光,像是在鼓励他做出选择。他想起瑟兰教授临终前的嘱托,想起混元学院里那些期待探索宇宙的学生,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决定继续前进。但我们不会直接靠近塌陷区域,而是在临时观测点建立‘远程协助中心’,通过量子通讯向光影文明提供技术支持。如果他们需要实地帮助,我们再评估风险;如果情况恶化,我们就立刻返航。这样既不会辜负对方的信任,也能保障先锋队的安全。”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四方文明的认可。“星弦四号”调整航向,朝着黑石标注的临时观测点飞去。在接下来的五天里,莉娜和凯伦成功与光影文明建立了实时通讯,对方传来的暗物质吞噬体数据,让先锋队成员都感到了震撼——这种生物的场力频率极不稳定,每分钟都会变化3-5次,常规的反向场力根本无法抑制。
“他们的封印技术太落后了,用的还是原始的‘重力禁锢法’,一旦暗物质浓度超过阈值,封印就会失效。”苏晚晴看着屏幕上的封印结构图,眉头紧紧皱起,“我们可以用空间平衡公式优化封印的场力结构,在封印外层加装‘动态平衡环’,根据吞噬体的频率变化自动调整反向场力。不过需要光影文明提供封印的具体参数,还有塌陷区域的空间曲率数据。”
凯伦立刻将苏晚晴的建议翻译成光影文明的语言,对方的回应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不到十分钟,封印参数和空间曲率数据就传了过来。林远舟看着数据中的异常值,突然发现暗物质星云的场力波动频率,与星核文明覆灭时的空间崩塌频率惊人地相似:“张详前说‘宇宙中所有的空间灾难,本质都是场力失衡的结果’,星核文明是因为过度开发空间能量,而光影文明是因为封印技术不足。我们可以将星核文明的‘空间平衡公式’与混元场论结合,给他们设计一套‘双层次封印系统’——外层用动态平衡环抑制吞噬体的频率波动,内层用空间锚定装置固定暗物质能量,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陈宇立刻根据这个思路,在计算机上建立了封印系统的三维模型。当模型传输给光影文明时,对方传来了强烈的情绪波动——莉娜通过“思维共振”感知到,那是混合着惊喜与感激的情绪:“他们说这个方案比他们的技术先进至少500年,还说愿意分享三角座星系的‘光粒子能源技术’作为回报。这种技术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场力能量,效率是地球太阳能电池的12倍,如果能引入地球,能彻底解决能源危机!”
就在先锋队成员为技术突破感到兴奋时,“空间语言翻译器”突然发出一阵尖锐的警报声。屏幕上的暗物质星云影像剧烈闪烁,光影文明的通讯信号变得断断续续:“吞噬体……突破了临时封印……朝着α-17行星移动……请求紧急支援……我们的光核能源基地……快要被吞噬了!”
林远舟的脸色瞬间变了,他立刻调出临时观测点到α-17行星的航道——这段距离约5万光年,以“星弦四号”的最大航速,需要48小时才能抵达。而根据光影文明的描述,吞噬体抵达α-17行星只需要36小时,根本来不及赶到现场支援。
“启动‘空间跳跃预备程序’!”林远舟的声音异常坚定,他看向陈宇,“张详前在‘统一场论’里提到过‘短距离空间跳跃技术’,虽然我们的曲率引擎没经过实战测试,但现在只能冒险一试。你立刻计算跳跃坐标,将目标设定在α-17行星的同步轨道,避开吞噬体的移动路线;苏晚晴,联系凯伦,将量子重构仪的能量全部转移到场力屏障,跳跃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高强度空间撕扯;莉娜,继续与光影文明保持通讯,让他们尽可能拖延吞噬体的移动速度,我们会尽快赶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海启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海启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