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婶子最爽快:
“花儿,有啥事你直说,只要能帮上,婶子绝无二话。”
李春花深吸一口气:
“我想请几位婶子帮忙,问问咱们这边,有没有后生愿意去南洋谋条出路。”
“去南洋?”
几位婶子都愣住了。
秀秀婶子首先皱眉:
“花儿,那么老远?漂洋过海的,听说那边又热又潮,还不太平。
咱这儿的后生,种地是一把好手,去那儿能干啥?”
“是啊,”荣华婶子也接口,
“俺家那俩侄子,倒是壮实,可大字不识几个,
去了能帮上你啥忙?别给你添乱。”
李春花早料到会这样,她拿出随身带着的几张电影海报,
上面是南洋华人支援抗战的画面。
“婶子们,咱们不能忘本。
当年打鬼子,咱们最难的时候,
是南洋的华人同胞,省吃俭用,捐钱捐物,
还有不少青年直接回来参军,把命都留在这片土地上了。
现在,他们在南洋被人欺负,遭了大难,需要人帮手。
咱们得知恩图报。”
她点到为止,没有描绘具体惨状,
但“遭了大难”、“被人欺负”这几个字,
足以触动这些经历过战火、最重情义的老红嫂。
大花婶子沉默了一会儿,
摩挲着海报上南洋青年的面孔,喃喃道:
“是这话……当年要不是各地支援,咱们也难……这情,得还。”
但现实困难依然存在。
有的婶子自己因伤不能生育,
过继的侄子侄女本就不多,
舍不得让他们远走他乡。
有的则觉得日子刚安稳下来,
不想让孩子再去冒险。
局面一时僵住。
李春花没有放弃,她通过几位红嫂,
又联系上了一些当年受过她们恩惠,如今在公社或县里有些话语权的老人们。
一位姓王的退伍连长,家里六个儿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听说南洋那边只要肯出力就能吃饱饭,还能挣外汇,立刻心动了。
“俺家老大、老二、老三都去!在家里也是挣不够工分,不如出去闯闯!”
另一位姓孙的残疾老兵,拉着李春花的手说:
“闺女,俺这条腿是打淮海战役没的,
俺知道啥叫救命之恩。
南洋兄弟当年帮过咱,
现在咱不能装看不见。
俺家小子要是不怕死,
你就带走!”
但也有人质疑。
一个大队干部直接找到李春花:
“李春花同志,不是我们不相信你。
你这空口白牙的,就要带这么多青壮走,手续怎么办?
路上安全谁负责?
到了那边具体干什么?
你得给我们一个准话。”
李春花镇定地回答:
“手续我来办,用熊猫集团北京办事处的名义开介绍信。
路费、安家费,我们出。
到了南洋,先进我们自己的厂子、农场,绝对正规。
要是信不过我,可以派人跟我去四九城聚集,
看看我们办事处的规模。”
李春花的沉着和有备而来,打消了不少人的疑虑。
经过近二十天的奔走、说服、担保,最终,
连同志愿的和家里实在困难被说服的,
一共凑了283个青壮年,男女都有。
李春花看着名单,松了口气,但心里也清楚,这只是第一步。
她对聚集起来的青年和家长们说:
“大家先安心在家等信。
我这就回去,办理相关手续和路条。
没有正式文件和路条,咱们这么多人,连县城都出不去。”
李春花以为南洋的战争会像当年抗日一样,
是场持久战,因此虽然心急,但并未慌乱到失了方寸。
当李春花风尘仆仆赶回办事处时,妹妹李秋月立刻迎了上来,语气带着焦急:
“姐,你可算回来了!
张婶子那边派人来问了好几次了,看样子有急事!”
李春花心里一紧,难道南洋可能有新情况?
她立刻洗了把脸,换了身衣服,正准备主动联系张婶子,办事处的电话就响了。
是张婶子亲自打来的,语气简短的说道:
“春花,马上来我这一趟,车就在门口。”
一路上,李春花心中忐忑,
不知等待她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她只知道,无论是什么,她都必须挺住,
为了丈夫,也为了那283个即将南下的家乡子弟。
李春花怀着些许忐忑,走进了张婶子的小院。
“春花来了,快坐。”
张婶子热情地招呼她坐下,亲自给她倒了杯水,脸上带着和煦笑容,
“一路上辛苦了。
南洋那边……最近没什么新消息吧?
唉,这信息不通畅,真是让人担心。”
李春花接过水杯,没有喝,只是捧在手里暖手:
“谢谢婶子。
南洋那边,建国他们自有安排,我相信他。”
张婶子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合院穿越太早》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四合院穿越太早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穿越太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