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的木板在脚下微微晃动,却比样板间的地板更让人安心。李建军突然想起售楼小姐说的 “年轻人总得有个窝”,原来窝的关键不在水泥瓷砖,而在里面的人 —— 是秀兰算账单时蹙起的眉头,是她绣花时认真的侧脸,是两人凑在一起数存款时,眼里共同的光。
“周末去看家具吧?” 秀兰把模型小心翼翼地放进饼干盒,“三娃说笋岗仓库有处理的实木床,才 800 元。” 她的手指在 “1991” 上划了圈,“先买着存起来,省得到时候涨价。” 李建军突然发现,她的账算得比谁都精,却把最珍贵的东西 —— 时间和心意,都算进了他们的未来里。
下楼时,百货店的时钟敲了九下。李建军帮着把折叠凳摞好,秀兰突然从货架最上层取下个玻璃罐,里面泡着两双袜子 —— 三周前做的实验,现在对比更明显了:正品袜依然挺括,走私袜已经烂得不成样子。“明天把这个摆在门口,” 她的眼睛亮得像模型里的 LED 灯,“让大家看看,啥叫踏实。”
关店门时,巷口的风带着凉意。李建军牵着秀兰的手往黄贝岭走,她的帆布包里,模型家的开关偶尔发出微弱的光,像颗藏在黑暗里的星。路过赵老四常去的茶楼,霓虹灯牌 “外汇兑换” 四个字还亮着,却没人再敢上前问津,只有联防队的警车偶尔驶过,提醒着这座城市的规则。
回到出租屋,李建军把模型摆在床头柜上,和秀兰的会计证、他的毕业证并排在一起。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照进来,给 “电路家” 镀上层银辉。秀兰的账本摊在桌上,最新一页写着 “购房存款计划:每月存 4000 元,1990 年 12 月达标”,旁边画着个存钱罐,罐口对着 “家” 的方向。
夜校的专升本招生简章在桌角压着,李建军突然在 “1991 年春季入学” 那栏画了个圈。到那时,他们应该搬进了新房,秀兰的夜校大专也该开学了,缝纫机摆在客厅,模型家放在电视柜上,每天醒来都能看见 —— 原来最好的规划,从来不是急着拥有,而是和对的人一起,慢慢把图纸变成现实。
喜欢潮落无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潮落无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