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深圳,南方电子家属院的老榕树落了满地枯叶,公司门口的公告栏前却挤满了人。那张印着“裁员20%”的通知纸被风吹得哗哗响,红色的“优化人员结构”字样像块石头,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
建军挤在人群后,看着通知上的“涉及部门:生产车间、行政部、采购部”,心里揪了一下——老郑就在生产车间,上个月还跟他说“再熬熬,等孩子毕业就好了”。
他没敢多停留,快步往研发部走,路过车间时,看见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抱着纸箱往外走,脸上满是茫然,曾经机器轰鸣的车间,现在安静得能听见落叶的声音。
“主管,你听说了吗?行政部已经开始谈话了,据说要裁掉一半人。”小赵迎上来,手里攥着个刚买的肉包子,“刚才去食堂,听见车间的人说,老郑哥也在裁员名单里。”
建军的心沉了下去。他放下手里的芯片样品,转身就往车间跑。老郑正蹲在角落,手里捏着张离职申请表,钢笔在“申请人”栏上悬着,却迟迟没落下。看见建军进来,他赶紧把表藏在身后,勉强笑了笑:“建军,你咋来了?我就是……过来收拾点东西。”
“郑哥,名单上有你?”建军走过去,声音有点发紧。
老郑的眼圈红了,把表拿出来,纸上的“离职原因”还空着:“干了20年,从学徒到车间主任,现在说裁就裁。家里孩子在上大学,老婆还在老家养病,这一裁,我都不知道该去哪找工作。”他顿了顿,又说,“昨天去人才市场,人家看我50岁了,连简历都不肯收,说‘我们要年轻的技术员’。”
建军看着老郑花白的头发,突然想起去年冬天,老郑还帮他搬过测试设备,说“你搞技术是为公司好,我帮你是应该的”。现在公司要裁他,自己却因为“轻量化芯片项目”,成了“被保护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蹲下来,拍了拍老郑的肩:“郑哥,别签字。我们研发部要扩招2人,负责芯片物料管理,你有20年车间经验,肯定能做好,月薪跟你以前一样,你愿意来吗?”
老郑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我……我没学过芯片,能行吗?”
“怎么不行?”建军笑着说,“物料管理要的是细心和经验,你管了这么多年车间物料,比谁都懂。以后芯片的样品、元件,都归你管,咱们一起把项目做好。”
老郑攥着建军的手,眼泪掉了下来:“建军,谢谢你……谢谢你还想着我。我还以为,我这把年纪,再也没人要了。”
两人正说着,行政部的小张拿着文件夹走过来,看见老郑手里的离职表,皱了皱眉:“郑师傅,您怎么还没签字?总经理还等着汇总名单呢。”
“他不签了。”建军站起来,语气很坚定,“老郑去研发部做物料管理,算我们项目组的人,不在裁员名单里。”
小张愣了一下,赶紧掏出手机给总经理打电话。没过多久,她挂了电话,语气缓和了不少:“那……郑师傅,您跟我去办调动手续吧,研发部的编制已经批下来了。”
老郑跟着小张走的时候,还回头冲建军比了个“谢谢”的手势。建军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至少,他能帮老郑保住一份工作,保住一个家的希望。
回到研发部,总经理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建军,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办公室里,王总正对着裁员名单叹气,看见建军进来,赶紧站起来:“建军,这次裁员,研发部不仅不裁人,还扩招2个,你知道为什么吗?现在公司就靠你的轻量化芯片项目撑着,广州地铁已经下了500套订单,西安地铁也说要重启合作,你可得好好干,别让我失望。”
“王总,我有个请求。”建军坐在沙发上,语气很诚恳,“这次被裁的员工里,有不少是有经验的老工人,能不能优先安排到我们项目组?比如做样品测试、物料整理,他们能帮上忙,也能保住工作。”
王总的脸色有点为难:“裁员是董事会定的,我也没办法……不过,你的项目组要是有需要,我可以特批几个名额。但你得保证,芯片项目能按时量产,不能出岔子。”
“您放心,我保证。”建军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些——至少,他能为那些被裁的同事,争取一点机会。
离开办公室时,走廊里传来行政部的哭声。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正抱着箱子,哭着说“我才来公司半年,怎么就被裁了”。建军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研发部的“安全”,是用技术换来的“保护伞”,而这把伞,他想尽量撑得大一点,护住更多人。
晚上回家,秀兰正坐在电脑前,手里拿着个粉色的随身听,脸上满是笑意:“建军,你看!我今天帮老板卖了五台随身听,老板给了我两百块提成,还说下个月要给我涨工资!”
建军走过去,拿起随身听——机身印着“爱华”的logo,是当时深圳电子市场最流行的款式。“厉害啊,咱们秀兰现在成了‘销售能手’了。”他笑着说,心里满是欣慰。秀兰从失业时的焦虑,到现在能靠自己赚钱,甚至还能拿到提成,这一路的成长,他都看在眼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潮落无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潮落无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