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的深圳,傍晚的霞光把乐居生活的办公室染成暖黄色。建军刚结束和景区商户的视频会议——莲花山公园要在入口处装10台物联网终端,帮游客定位园内的小卖部和卫生间,他刚敲定完安装细节,手机就弹出条本地新闻推送:“深圳2009年保障性住房申请启动,安居房单价8000元/平,公租房月租20元/平,符合条件市民可于3月15日前提交材料。”
“8000元/平?”建军的手指顿在屏幕上,反复确认了两遍——他记得2007年梅林一村的房价就已经2万/平,现在安居房的价格,还不到市场价的三分之一。他立刻拿起手机给秀兰打电话,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秀兰,快看看本地新闻,深圳出保障房政策了,咱们能申请!”
电话那头,秀兰的声音也亮了:“真的?我这就看!”没过几秒,她又打回来,带着哭腔:“看到了看到了!安居房8000一平,咱们要是能申请到90平的,总价才72万,比之前看的二手房便宜一半还多!”
那天晚上,家里的灯亮到了半夜。秀兰翻出压在抽屉最下面的社保缴费证明——她在超市打零工这几年,一直自己交着社保,算下来刚好满5年;建军找出工资卡和分红记录,一笔一笔地算:工资卡余额15万,去年的项目分红5万,加起来刚好20万。“首付要21万,还差1万。”他摸着计算器,眉头轻轻皱了下。
“差1万没关系!”秀兰立刻说,“我明天跟超市的张姐借,她之前说过,家里有闲钱能周转。等咱们拿到房子,下个月发了工资就还她。”她一边说,一边把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单按顺序理好,用回形针别成一叠,“明天我请假,跟你一起去街道办提交材料,别漏了什么。”
建军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里暖暖的——自从2004年来到深圳,秀兰就跟着他一起拼,从挤在出租屋吃泡面,到现在有了车、有了稳定工作,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深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让李梦不用再跟着他们“漂泊”。他伸手把秀兰拉到身边,轻声说:“辛苦你了。”
“不辛苦。”秀兰靠在他肩上,手里还攥着那叠材料,“要是能申请到安居房,梦梦以后上学就有房产证明了,咱们也算在深圳扎根了,值了。”
第二天早上,两人特意穿了件干净的衣服,一起去街道办提交材料。办事大厅里排着长队,大多是和他们一样的中年人,手里都攥着厚厚的材料,脸上带着期待。轮到他们时,工作人员翻了翻材料,笑着说:“你们条件都符合,社保满5年,没有房产,收入也在规定范围内,初审应该没问题,等通知吧。”
走出街道办,阳光正好。秀兰拉着建军的手,沿着马路慢慢走:“我昨天看了安居房的位置,在龙华,离你公司虽然远点,但有地铁,通勤也方便。小区里还有幼儿园,梦梦以后上学就在小区里,不用过马路。”她越说越具体,好像房子已经到手一样。
建军点点头,心里却悄悄藏了点不安——差的1万首付,张姐虽然答应借,但他知道张姐家也不富裕;而且安居房申请的人肯定多,初审过了,复审和摇号还不一定能中。他没把这份不安说出来,怕扫了秀兰的兴。
接下来的半个月,秀兰每天都要去小区门口的邮箱看看,生怕错过通知。有天晚上,建军正在公司改景区终端的“导航语音”(游客反映之前的语音太生硬,要换成更亲切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已通过,进入轮候之中,详细信息请上网查询……”
他盯着短信看了三遍,才敢相信。立刻给秀兰打电话,声音都在抖:“保障房审核通过了!”
电话那头,秀兰的哭声传了过来:“真的吗?太好了……我们以后也有自己的房子了!”
那天正好是周六,建军要去莲花山对接终端安装——10台终端要装在景区的入口、小卖部和卫生间附近,他得去现场确认位置。安装师傅在调试设备时,他趁着空隙,爬上了莲花山的山顶。
站在山顶,他俯瞰着整个深圳——福田CBD的高楼像一把把利剑,刺破云层;深南大道上的车流汇成光带,从东到西,延伸到看不见的尽头;远处的深圳湾,海天一色,几只海鸥在低空盘旋。这是他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城市,他在这里从建筑工地到电子厂流水线,再从硬件开发转型互联网,从项目经理做到技术总监,做出了覆盖600家商户的物联网终端,可他却连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
他摸出手机,翻到相册里李梦的作文照片——“爸爸总在加班,他说在造能找到家的芯片,可他自己总找不到回家的路”。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字迹,心里突然涌起一阵酸楚:他做了十几年技术,从北斗芯片的“定位精度20米”,到物联网终端的“1秒导航到店”,却连自己在这座城市的“位置”都没找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潮落无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潮落无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