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康宁医院门诊楼的玻璃窗,在走廊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李建军背着帆布包,脚步稳健地走向三诊室,手里攥着挂号单 —— 他想这应该是他按处方拿药的最后一次,他已经下定决心尝试停药。
推开门,张医生正低头整理病历,抬头看到他,脸上露出熟悉的温和笑容:“建军,坐吧。最近状态怎么样?睡眠、情绪都还稳定吗?”
“都挺好的。” 建军在椅子上坐下,语气从容,“睡眠很规律,每天能睡六个多小时,偶尔醒了也能很快再睡着;情绪也很平稳,没再出现焦躁的情况,还能自己去菜市场买菜、做饭,前段时间还开始学习新的技术。”
张医生点点头,仔细查看之前的复诊记录,又询问了他最近的饮食、运动情况。“情绪和睡眠保持得不错,恢复得比我预期的还要好。”
听到这话,建军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张医生,我想试试停药。”
张医生的手顿了一下,抬眸看向他,眼神里带着一丝谨慎:“停药可以尝试,但必须循序渐进,绝对不能急。按你现在的状态,我原本建议再巩固治疗一个月,让身体和心理都再适应一段时间,降低复发的风险。”
“我知道您的顾虑。” 建军连忙解释,语气坚定却不失尊重,“这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关于睡眠和抑郁症康复的书,也学会了很多放松疗法,知道怎么科学地停药。我觉得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不想再依赖药物,想靠自己的力量彻底好起来。”
张医生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既然你已经有了想法,也掌握了方法,我不反对你尝试,但一定要记住‘循序渐进’这四个字。”
他拿起处方笺,还是像上次一样开了一个月的用药量。然后建议:“米氮平可以先减半剂量,服用一周观察状态,若无不适再继续减量,直到完全停用;绿硝西泮作为镇静药,戒断反应可能会更明显,建议先维持原剂量,等米氮平完全停掉后,再逐步减少,过程至少持续两周。期间如果出现失眠、焦躁等不适,立刻恢复用药并来复诊。”
“好,我记住了!” 建军认真记住了医生的建议,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从诊室出来,他去药房拿药。药师递给他药盒时,他觉得这应该是自己康复路上的一个 “里程碑”—— 从依赖药物到主动停药,他终将要迈出关键的一步。
走出医院大门,阳光正好,天空湛蓝,飘着几朵悠闲的白云,空气里带着秋日特有的清新。建军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转身走向医院旁边的公园门口,找了个长椅坐下。
他放下帆布包,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洒在脸上。风轻轻吹过,带着远处桂花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他想起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自己还蜷缩在阳台的角落,被轻生的念头缠绕,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而现在,他能独自来医院复诊,能平静地和医生沟通停药计划,能坦然地享受阳光和微风,这种转变,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睁开眼睛,看向远处的天空。蓝天白云清晰可见,像一幅干净的油画。他仿佛看到了一年前那个在阳台边缘挣扎的自己,脸色苍白,眼神空洞,被绝望裹挟着,看不到一点希望;再看看现在的自己,虽然依旧清瘦,却眼神明亮,心态平和,浑身透着一股 “重新活过来” 的生机。
建军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这笑容里没有勉强,没有苦涩,只有释然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停药的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或许会遇到失眠、焦躁等不适,但他不再害怕了 —— 他有科学的方法,有家人的支持,更有一颗 “一定要好起来” 的坚定的心。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康复的曙光,那束光,越来越亮,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坐了大概半个小时,建军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背着帆布包,脚步轻快地往家走。
回到家,秀兰还没下班。建军走进书房,把帆布包里的药盒拿出来,没有像以前那样放在书桌的显眼位置,而是轻轻放在了角落的抽屉里 —— 不是想藏起来,而是想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它们,它们是自己康复路上的 “伙伴”,但不是 “主宰”。
他从书架上拿出《夜晚睡不着?》,翻开书,找到关于 “有计划逐渐减量” 的章节,认真地阅读起来。书中详细介绍了停药的步骤: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减量计划,明确每天的服药剂量和时间;其次要记录自己的状态,包括睡眠质量、情绪变化、身体反应等;最后要结合放松疗法和运动,帮助身体和心理适应停药后的变化。
建军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 “停药计划” 四个字,然后按照医生的建议和书中的方法,开始制定自己的停药方案:第一周,米氮平减半剂量,每天早上服用;绿硝西泮维持原剂量,晚上睡前服用;每天早上跑步半小时,晚上做二十分钟的放松训练;每天记录自己的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潮落无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潮落无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