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他的头像和昵称,调侃道:“大叔也来赶电商潮流啊?这个圈子竞争可激烈了。”
建军没有觉得尴尬,反而笑着回复:“活到老学到老嘛,以后还请各位年轻人多指教。”
他从不吝于提问,“怎么判断供货商靠不靠谱?”“运费模板怎么设置才能既吸引顾客又不亏本?”“商品主图和详情页怎么优化才能提高转化率?”这些问题,他都会认真地发在群里,等待大家的回复。
群里的年轻人虽然说话直接,但都很热心。有人告诉她,选供货商要看“是否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发货时效是否承诺48小时内”“有没有现货库存”;有人分享了运费模板的设置技巧,建议按地区分区定价,偏远地区适当提高运费,临近地区包邮吸引顾客;还有人推荐了几款免费的图片处理工具,教他怎么给商品图片加水印、调亮度。
建军把这些实用的建议一一记在笔记本上,还主动添加了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年轻人为好友,私下请教更细节的问题。一周下来,他的笔记本写满了大半本,手机里收藏的教程视频有几十条,电脑里的数据分析表格也更新了好几版,从选品、供货商筛选到店铺运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初步方案。
第七天晚上,建军把所有调研结果整理成了一份详细的文档,打印出来放在餐桌上,等秀兰下班回家。文档首页写着“拼多多一件代发创业方案”,里面分了“选品清单”“供货商信息”“盈利测算”“运营计划”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数据和清晰的规划。
“秀兰,你看看这个。”秀兰刚坐下,建军就把文档递了过去,眼里带着一丝期待。
秀兰拿起文档,认真地翻看着。选品清单里列了5款商品,每款都标注了拿货价、售价、预计差价和推荐理由;供货商信息里,联系人、电话、发货时效、售后政策一目了然,还标注了“优先合作”和“备选”;盈利测算表里,甚至估算了最差情况(每天3单)、一般情况(每天10单)和理想情况(每天20单)的月收入,最差情况也能月入900块,刚好补贴家用。
“这些都是你一点点研究出来的?”秀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她没想到,建军不仅做了选品和供货商调研,还做了这么细致的盈利测算,甚至连后续的运营计划都写好了——第一周优化店铺和商品页面,第二周尝试投放小额推广,第三周根据订单数据调整选品。
“嗯,这几天都在研究这些。”建军点点头,语气带着一丝自豪,“你看,咱们选的都是刚需、低风险的商品,供货商也找了靠谱的,零成本投入,就算一开始赚得少,也比在家待着强。而且我不用出门,就在家慢慢打理,不影响身体。”
他指着文档里的差评分析部分:“你看,每款商品的差评点我都记录下来了,比如这款收纳盒有人说容量偏小,我就在商品详情页里明确标注尺寸,避免顾客误解;这款削皮器有人说刀刃钝,我就选了带可替换刀片的供货商,售后有保障。”
秀兰看着文档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又看了看建军眼里的认真和坚定,心里的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了。她能看出来,这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而是建军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调研后做出的决定,里面倾注了他的心血和希望。
“行,我支持你。”秀兰放下文档,笑着说,“你这么认真研究,肯定能做好。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比如打包、回复顾客消息,你尽管说。”
听到秀兰的话,建军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太好了!有你支持我就更有底气了。等店铺运营起来,咱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那天晚上,建军又坐在书桌前,忙到了深夜。他打开1688,给筛选出的优先供货商一一发去消息,确认合作细节;又在电脑上下载了图片处理工具,开始学习怎么优化商品主图;还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完成店铺装修、上架3款商品、设置运费模板。
书房里,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眼神专注而明亮。曾经的架构师,如今转型做电商,虽然领域不同,但那份严谨、专注和不服输的韧劲,却从未改变。书桌前的这一个个研究夜,不仅是他为电商创业打下的基础,更是他重新找回自我价值、拥抱新生活的见证。
他知道,电商之路未必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零订单的困境,可能会遭遇顾客的差评,可能会面临同行的竞争,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家人的支持,有自己的努力,更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书桌前的那盏台灯,却像一束微光,照亮了他前行的路。他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就一定能在电商这个新领域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喜欢潮落无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潮落无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