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祖听得格外认真,这样的内容,以前他倒还真是从未听过。
果然有句话说的对,如果不是为了赶路,语文才是最美的学科。
古人的智慧结晶果然不一般。
他悄悄看了一眼王富贵,只见往日里调皮的小少爷此刻也正襟危坐,脸上没了半分嬉皮笑脸——
徐夫子讲课就有这样的魔力,哪怕是最顽劣的学童,也会被他话语里的道理吸引。
讲完“礼”的道理,徐夫子又教大家行礼的姿势。
“弯腰时,腰背要直,不可塌肩;拱手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指尖要齐眉。”
他亲自示范,动作从容不迫,像株挺拔的青松。
学童们跟着模仿,有的弯腰太猛差点栽倒,有的拱手时手忙脚乱分不清左右,惹得徐夫子也忍不住笑了:“慢慢来,礼不是一日学成的。”
他让学童们两两相对练习,讲堂里顿时热闹起来。
陈耀祖和王富贵一组,王富贵学着拱手,却总把左右手弄反,陈耀祖小声提醒:
“左手在外,你又弄反了!”
王富贵吐了吐舌头,赶紧纠正,两人你来我往,倒也练得认真。
另一边,几个年纪小的学童急得直跺脚,不是忘了弯腰,就是忘了拱手,徐夫子走过去,一个个手把手地教,原本威严的脸上满是耐心。
练了半炷香的功夫,徐夫子让大家停下,又讲起了“乐”。
“礼与乐相辅相成,”他说,“礼定秩序,乐和人心。你们可知《诗经》?”
见众人摇头,他便拿起一本《诗经》,轻声念了起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他的声音温润如玉,念到动情处,竟微微晃起了头,长衫的下摆随着动作轻轻摆动。
学童们都听呆了,连窗外的鸟鸣都仿佛停了,整个讲堂里只剩下徐夫子的吟诵声。
那声音里有河水潺潺,有鸟鸣嘤嘤,还有少年人懵懂的欢喜,听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这便是乐,”徐夫子念完,笑着说,“不是琴瑟之音,却是藏在文字里的韵律。
你们慢慢读,便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他让大家跟着念,二十多个声音凑在一起。
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的快,有的慢,虽不整齐,却带着一股天真的热忱,像初春的嫩芽,争先恐后地往上冒。
日头渐渐爬到了头顶,讲堂里的光线越来越亮。
徐夫子讲得兴起,竟从案上拿起一支笔,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礼”字,那字笔力遒劲,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你们要记住,”他转身看着众人,眼神里满是期许,“进了这学堂,学的不只是字,更是做人的道理。守礼,方能立身;知乐,方能养心。”
喜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