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外,夜色如墨。
陈耀祖看到援兵,条理清晰地向郡守大人禀明了庙内歹徒的大致人数、分布以及被拐孩童可能被关押的位置。
他语气沉稳,逻辑分明,丝毫不见慌乱,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寻常事务。
郡守大人听得连连点头,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他打量着眼前这个尚带稚气的少年,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分工明确,更难得的是懂得适时抽身,不逞匹夫之勇。
将专业之事交予专业之人,这份心性与魄力,远胜许多成年人。
“好!少年人,你做得好!”
郡守抚须赞道,“此事本官已知晓,后续便交由官府处理。
你们已立下大功,且先回去好生歇息。留下住址,待此事了结,本官定当上报,为你们请功嘉奖!”
陈耀祖拱手行礼,并未多言,拉着赵廷霄便快步走向不远处焦急等待的家人。
张小花一见儿子,立刻扑上来,拉着他的胳膊上下左右仔细打量,声音都带着颤音:
“耀祖!我的儿!你可吓死娘了!没事吧?没伤着吧?”
确认儿子完好无损,她这才捂着胸口,长长舒了口气。
陈大勇也一把拉过赵廷霄,关切地查看:“你们两个傻孩子!真是胆子包了天!那种地方也敢跟去!
万一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好!”
那语气虽是责备,却充满了后怕与关怀。
赵廷霄感受着这份毫无保留的担忧,鼻尖一酸,心中暖流汹涌。
不止陈耀祖,连他的家人也待自己如此真诚,这份温暖,是他漂泊至今从未奢望过的。
王金山老爷子也在一旁絮絮叨叨,既后怕又骄傲。
一行人不敢再多停留,生怕刀剑无眼被波及,匆匆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回程的路上,即便危机已过,众人的心仍砰砰直跳, 危险褪去后,是阵阵后怕与疲惫。
王金山和张小花走在前面,不住地回头叮嘱:“以后万万不可如此冒险了!遇事定要先保全自身!听到没有?”
四个少年跟在后面,乖乖点头应着:“知道了,阿爷/娘/王爷爷。”
回到小院,洗漱一番,洗去一身疲惫与尘埃。
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饥饿感便汹涌而至。
陈耀祖几人钻进厨房,想着煮了一大锅面条,被张小花给发现了,知道几人饿了。把他们赶到一边手脚麻利的下了一大锅面。
很快几人就蹲在一边,唏哩呼噜地吃了起来。
张小花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又是心疼又是好笑:“慢点吃,慢点吃,锅里还有!不够娘再给你们煎几个荷包蛋!”
吃完面,赵廷霄习惯性地想去收拾碗筷,却被陈耀祖一把拉住:
“行了,这些明天弄,咱们都去歇着。”不由分说地把他拖回了房间休息。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赵廷霄躺在陈耀祖隔壁的床榻上,却睁着眼睛,毫无睡意。
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如同光怪陆离的梦境。
最让他辗转反侧的,依旧是那个盘旋在心头的疑问——陈耀祖为何待他如此之好?
这好,来得太突然,太厚重,让他欣喜又不安。
陈耀祖听着隔壁翻来覆去的动静,无奈地叹了口气,开口道:“廷霄,还不睡?是今日吓着了,还是有什么烦心事?”
赵廷霄一愣,歉然道:“对不住,恩公,是我吵到你了。”
“又来了!”陈耀祖翻了个身,面对他的方向,“说了多少遍,叫我耀祖就行。你我之间,何必如此生分?”
黑暗中,赵廷霄沉默了片刻。
那句“你我之间”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击碎了他心防的最后壁垒。
他犹豫了许久,直到以为陈耀祖已然睡去,才用极轻的声音,仿佛自言自语般问道:“…你为何…待我这般好?”
问出这句话,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屏息等待着,或许不会有回答。
然而,陈耀祖的声音却清晰地传来,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
“你果然还在想这个。既然你真想知道,我便告诉你。至于信不信,随你。”
赵廷霄的心猛地一跳。
陈耀祖组织了一下语言,声音平静而悠远,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廷霄,你相信人有前世今生吗?”
“在我见到你的第一眼,我的脑海中,就涌入了一些…不属于此世的记忆。我猜想,那或许是我的前世。”
他缓缓描述起那个遥远而陌生的世界:一个没有皇权、名为“共和国”的国度,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每个孩子无论贫富都能上学读书,国家强大而温暖,先辈们曾用热血和生命扞卫民族的尊严与独立…
赵廷霄听得心神激荡,呼吸都急促起来。
他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个近乎乌托邦的世界,人人平等,幼有所学,老有所养…这简直是圣贤书中描绘的大同世界!
而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更是让他肃然起敬!
“而我,”陈耀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怀念与感伤,“在那个世界,也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幸得爷爷奶奶含辛茹苦抚养长大,供我读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