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一个时辰后,众人终于抵达山门。
那是一座气派的石门楼,上书“鸿儒书院”四个苍劲大字。门旁立着一块石碑,刻着书院的院规。
穿过山门,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开阔的广场铺着青石板,中央设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香炉,香烟袅袅。
广场四周是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白墙青瓦,飞檐翘角,尽显古朴典雅。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对着广场的讲学堂,门楣上悬挂着“明德堂”匾额,堂前种着两棵参天古松,苍劲挺拔。
一个穿着书院服饰的年轻学子迎上前来,含笑施礼:“诸位可是新入学的师弟?请随我来。”
跟着引路学子,他们穿过回廊,来到了办理入学手续的“注册斋”。
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队,都是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属。
注册完毕,每人领到了一块木制腰牌,上面刻着姓名和斋舍号。
而他们4人的运气也是真不错,前面的4人刚好被分配到了一块。
而他们4个中间也没有穿插什么其他人,号牌是连在一起的。
全部被分在了一间房间,这让哼哧哼哧拔了半天山的4人总算是喜笑颜开。
引路学子笑道:“诸位一看就是同伴,运气还挺好的。
不过就算没有被分在一块,也不用担心。书院虽大,但每日都要在明德堂共修课业,斋舍之间也常有交流活动。”
安置好行李后,引路学子又带他们参观了书院各处。
书院比想象中还要大,除了讲学堂、斋舍外,还有藏书楼、射箭场、琴室、画室,甚至有一片药圃和几亩菜地。
“书院提倡自力更生,这些菜地都是由学子们轮流打理的。”
引路学子解释道,“每月还有体力劳动课,包括打扫院落、劈柴担水等。”
王富贵闻言,顿时苦了脸:“我是来读书的,怎么还要种地干活?”
引路学子正色道:“书院注重‘知行合一’,认为体力劳动能培养人的品格。许多大学者都是从这些琐事中悟出大道理的。”
最后,他们来到了藏书楼。这是一栋三层木结构建筑,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推门而入,书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书架排列整齐,上面摆满了各类典籍。
“藏书楼有典籍三万卷,是天下四大藏书楼之一。”
引路学子不无自豪地说,“平日学子可在此借阅基础书籍,但必须爱护书籍,若有损坏,必受重罚。”
喜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