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案首年少英才,前途无量!这是区区五百两银票,权当贺仪,万望笑纳!”
“老夫家中有一小女,年方十二,容貌清丽,知书达理,与案首郎君正是天作之合啊!”
面对这些动辄赠送田产、银两的厚礼,陈耀祖眉头微蹙,均以“多谢各位美意,无功不受禄”为由,坚定而礼貌地一一谢绝。
幸好陈大勇和张小花也明白事理,知道这些重礼背后可能牵扯着人情债甚至麻烦。
丝毫没有因为眼前的巨额财富而动心,坚决支持儿子的决定。
那群人看手中的礼送不出去,只能正常的随礼 。
至于那些争相推销自家闺女、侄女、外甥女的,更是让陈耀祖头皮发麻。
他才十三四岁,放在现代还是个初中生,哪里想过娶妻生子的事情?
“多谢厚爱,只是某志在科场,当以学业为重,暂不考虑成家之事。”他只能一遍遍用这个理由搪塞过去。
钱秀娥看着被围追堵截的孙子,心疼得不行,更是对那些人的心思门儿清。
她挤上前,护犊子似的把陈耀祖往后拉了拉,对着那些热情过度的媒婆和乡绅们说道:
“各位的好意,我们老陈家心领了。只是我家耀祖年纪还小,眼下最要紧的是读书考功名,这婚事啊,不急,不急!”
那些人见在陈耀祖这里实在找不到突破口,眼珠子一转,又把主意打到了陈家几个待字闺中的姐姐身上。
“陈老夫人,听说您家二姑娘、三姑娘也到了说亲的年纪?我家侄子一表人才,在县里开着布庄……”
“我家外甥是读书人,已是童生,与您家可谓是门当户对啊!”
“我娘家弟弟的儿子,家里有良田百亩,为人老实肯干……”
钱秀娥没成想刚打发走一波,又来一波,而且目标换成了她的孙女们。
虽说老二陈俐楠、老三陈清芷年纪确实不小了,但眼下这乱哄哄的场合,哪里是细谈亲事的地方?
她只能打起精神,陪着笑脸,一概以“孩子还小,还想多留两年”或者“今日只论喜庆,不谈婚嫁”为由,通通挡了回去。
热热闹闹、忙忙碌碌的秀才宴席终于结束,送走了最后一位宾客,陈家人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
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
再累,只要一想到陈耀祖是秀才案首,一切都值了。
歇过一口气,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闲聊,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孩子们的婚事上。
喜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