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岁月酿出的医道年轮
冬至的雪落得无声,总馆的飞檐上积起层薄白,像给青瓦镶了道银边。藏经阁里却暖融融的,地龙烧得正旺,空气中飘着当归与黄酒混合的香气——那坛山海共酿的药酒,今日正好满百日,该开封了。
叶璃站在酒坛前,看着学徒们用红绸带系住坛口,绸带上绣的草药图已被岁月浸得有些模糊,回生草的根须却依旧清晰地缠着当归,像在诉说这百日里的默默相守。楚逸尘搬来把铜制的开坛器,是西域老者送的药碾子改的,把手处刻着的回生草图案,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
“馆主,各地的信都到了。”阿竹抱着摞信笺进来,指尖沾着点墨渍,“石头师兄说塞北下了场大雪,牧民们正用他教的法子给牛羊接骨;苏娘师姐寄来新绣的‘经络年历’,说江南的绣娘们按图养生,这个冬天少生病;汤姆师兄最逗,说巴黎的青蒿结了种子,学生们用丝绸包着,说要寄回来‘认祖归宗’。”
叶璃接过信,指尖抚过信封上不同的邮戳:塞北的盖着驼队印记,江南的沾着水乡的潮气,西洋的则盖着烫金的火漆,上面印着中西医馆的徽章——那徽章是汤姆设计的,一半是银针,一半是显微镜,中间缠着株青蒿。
“先开坛吧。”叶璃示意楚逸尘动手。铜器碰击坛盖的脆响在藏经阁里回荡,随着“啵”的一声轻响,醇厚的酒香混着药气漫开来,带着沙漠的烈、南洋的润、中原的醇,像把三年来的风雨都酿在了里面。阿桂用陶碗舀出第一碗酒,酒液呈琥珀色,杯壁上挂着细密的酒珠,像缀着串微型的山海。
“按约定,先给各地分酒。”叶璃让学徒们取来十几个陶瓶,瓶身上早已贴好标签。给塞北的瓶里多舀了些回生草泡出的酒渣,“石头他们抗寒,得多点力道”;给江南的则兑了些伽罗木汁,“苏娘那边潮湿,这香能祛湿”;给巴黎的瓶底铺了层青蒿籽,“让汤姆的学生们知道,种子走得再远,根还在这里”。
分酒时,阿里忽然指着酒坛底部,那里沉着片伽罗木的叶子,是上次那只鸟丢下的,如今已被酒泡得半透明,叶脉却依旧清晰。“这叶子倒成了酒里的‘山海图’。”他笑着用竹筷挑起叶子,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叶肉里的纹路像极了西域的地图,隐约能看出驼队走过的痕迹。
正说着,门外传来马蹄声,是张家口防治站的医师来了。他裹着件羊皮袄,进门就解下腰间的药囊:“叶馆主,这是石头师兄让我捎来的‘塞北接骨酒’,他说用您的山海酒做底,加了当地的麻黄和附子,治冻伤特别灵!”药囊打开,里面的陶瓶上贴着张剪纸,是放牛娃母亲新剪的,画着个举着酒葫芦的大夫,旁边跟着个扛支架的后生,正是石头当年的模样。
叶璃让他倒出些接骨酒,与山海酒兑在一起。两种酒液相融时,竟泛起层淡淡的金光。“这就像石头说的,”叶璃望着酒液,“医道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原的法子到了塞北,得添点当地的药,才合水土。”
午后的传习舍里,新学徒们围着酒坛讨论。阿荔捧着汤姆寄来的丝绸包,里面的青蒿籽裹在绣着经络图的布里,颗颗饱满得像藏着阳光。“汤姆师兄说,这些种子在巴黎的土里长了三年,性子变了点,得混着中原的土种下才好。”她把种子撒在沙盘里,掺了些塞北的沙、西域的土,“就像咱们学医术,既得背《黄帝内经》,也得看西洋医书,混着学才扎实。”
阿里则在研究石头捎来的接骨酒配方,他用显微镜观察酒液里的成分:“麻黄碱能扩张血管,附子的乌头碱能止痛,和回生草的杀菌成分配在一起,简直是为塞北的冻伤量身定做的!”他忽然拿起笔,在《汇通医镜》的空白页上写下:“一方水土养一方药,一方药治一方病”,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酒坛,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药草。
老药农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捏着个酒葫芦,是用总馆的老槐树根雕的。“我也来凑个热闹。”他笑着给葫芦斟满酒,“这酒里有我看着长大的青蒿,有阿里带来的回生草,还有阿桂照料的伽罗木,喝着就像看着你们这些孩子长大。”他喝了口酒,咂咂嘴,“当年总怕西洋的东西坏了规矩,现在才明白,老槐树得让新枝攀着长,才不会被风刮倒。”
傍晚时分,雪停了。叶璃站在药圃里,看着学徒们把汤姆寄来的青蒿籽种下。阿荔在坑底铺了层从巴黎带回的泥土,阿里撒了把西域的沙,阿桂则浇了点山海酒,说是“让种子记得各地的味道”。种下最后一粒种子时,那只总叼种子的鸟又飞来了,落在青蒿架上,歪头看着新翻的土地,忽然振翅飞向东方,翅膀上沾着的雪沫落在地里,像给种子盖了层薄被。
“这鸟倒成了医道的信使。”楚逸尘站在叶璃身后,手里捧着本新装订的书,是《汇通医经》的续编,封面上用烫金印着株参天大树,树根在中原,枝叶却伸向西洋、西域、南洋,每片叶子上都写着中草药的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心倾将:情定山河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心倾将:情定山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