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星轨上的药香
晨雾还没散尽时,藏经阁的铜铃就被风撞响了。叶璃推开窗,见药圃的青蒿架上落着片奇异的叶子——叶缘泛着银白,叶心却透着点沙漠血珠的红,是那只总叼种子的鸟昨夜丢下的,叶片上还沾着星子的凉意。
“馆主,阿里哥和阿荔带回来的桑葚,泡在山海酒里竟发了酵!”阿竹举着个琉璃盏从廊下跑进来,酒液里浮着几颗紫黑的桑椹,表面裹着层细密的泡沫,像落了把碎星,“苏娘师姐说这是‘星酿’,得在月圆时开封,说那时的月光能让酒香里的药气更活泛。”
叶璃接过琉璃盏,酒香混着桑椹的甜漫开来,竟带着股极淡的海盐味——是苏娘在梅酒里加的海沙,此刻正借着发酵,把南洋的咸涩揉进了中原的醇。她忽然想起老药农说的“药气随天候流转”,原来山海的味道,真能借着酒液,顺着日月的轨迹悄悄交融。
传习舍的窗棂后,阿里正对着星图笔记发呆。纸上画着青屿礁的潮汐表,每个涨潮点旁都标着青蒿的生长高度,退潮时的水位线,竟与银白土结晶的光纹完全重合。“阿荔你看,”他忽然用铅笔圈住某个星轨,“当北斗斗柄指向‘危宿’时,青蒿的银白结晶会比平时亮三成,这时候提炼的精油,驱虫效果最好!”
阿荔正用丝线把沙漠血珠串成串,闻言凑过去,指尖点在星图的“虚宿”位置:“那这个位置呢?苏娘师姐说,江南的梅花开得最盛时,正好是‘虚宿’当空,用那时的梅花泡的酒,治风寒比生姜汤还温和。”
两人的指尖在星图上交汇,铅笔线与丝线的影子落在纸上,像两条缠绕的根须。阿里忽然抓起笔,在星图边缘画了个小小的药圃,圃里的青蒿朝着北斗,桑树苗望着南斗,回生草趴在赤道线上,伽罗木则扎根在北极星的位置——原来每株草木,都在按着星轨生长,只是从前没人读懂它们的轨迹。
药圃里,老药农正往银白土畦田撒陈药碎末。他把三十年的野山参须、五十年的陈皮丝、西域的安息香末,按“天、地、人”三才的位置埋进去,埋完后用脚把土踩实,鞋跟沾着的银白粉末落在地上,画出个歪歪扭扭的五角星。“这叫‘引星入地’,”他得意地拍着手上的土,“让老药气跟着星轨走,新苗才能长得有灵性。”
撒完药末,他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石头托商队带的塞北麻黄。麻黄的茎秆上还沾着草原的沙,老药农把它们捆成小束,挂在青蒿架的最高处:“这麻黄性烈,得让它对着北斗,借点星气中和,不然银白土的寒气镇不住,苗会被烧根。”
叶璃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切,忽然明白为何塞北的兽骨、西域的铜鼎、江南的绣帕上,都藏着相似的星图——不是巧合,是先辈们早就发现,医道与天地本就是一体。草木借星轨生长,药方随斗柄调整,所谓“天人合一”,从来不是玄虚的道理,是藏在银白土结晶里、桑葚酒泡沫里、麻黄茎秆上的真实。
午后,西域的商队少年又来了。这次他没带药材,背着个半旧的天文仪,黄铜的镜筒上刻着西洋的星图,镜片却蒙着层西域的沙。“师父说,这是百年前西洋传教士留在西域的,镜筒里刻的星轨,和您的《汇通医镜》里画的药草图谱能对上。”少年转动仪盘,镜筒对准北斗,光斑落在银白土畦田上,正好罩住那株结着银白结晶的青蒿,“您看,这光斑的形状,像不像回生草的叶片?”
叶璃俯身看着光斑,果然,北斗七星的光斑在土上投下的影子,正是回生草七片叶子的形状。她忽然想起石头兽骨上的刻痕,忙让阿竹取来拓片,铺在光斑旁——兽骨上的“回”字,正好嵌在光斑的中心,像块严丝合缝的拼图。
“这不是巧合。”叶璃指尖划过光斑的边缘,“回生草的生长周期,正好与北斗的运行周期同步。七片叶子对应七星,根须的长度随斗柄转动而变化,所以塞北用它治风寒,西域用它续筋骨,其实是在按星象用它的不同部位。”
少年听得眼睛发亮,从天文仪的底座里抽出张羊皮纸,上面用回鹘文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师父说,西洋的金鸡纳树,树皮里的奎宁含量,会在‘猎户座’升起时达到最高,和您说的一模一样!他让我问您,能不能把中原的星图和西洋的星轨合在一起,编本‘跨域星药谱’?”
叶璃接过羊皮纸,上面的回鹘文旁画着许多小图标:太阳代表热性药,月亮代表寒性药,星星的数量代表药量——三颗星是三钱,五颗星是五钱,和石头兽骨上的刻痕如出一辙。“这不是早就有了吗?”她笑着把羊皮纸与兽骨拓片、青铜残片拓印摆在一起,“你们的图标、石头的刻痕、西洋的星轨,本就是同一本谱子,只是写在了不同的纸上。”
少年似懂非懂,却郑重地把羊皮纸递过来:“师父说,这本谱子该由总馆来编,因为只有这里的草木,见过塞北的雪、江南的雨、西域的沙、西洋的风,它们最懂星轨的语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心倾将:情定山河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心倾将:情定山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