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星籽落土
晨光漫过传习舍的青瓦时,二十七颗星籽已被分装进小小的锦囊。锦囊是苏娘连夜绣的,每只袋面上都缀着颗珍珠,珍珠的光泽里隐约映着星纹籽开花时的光——那是她用昙花瓣上的光粒养的,触手微凉,像握着片凝固的月光。
“东头的坡地最宜种草木,朝露足,地气暖。”老药农背着半篓腐熟的桑皮土,脚步稳健地走在前面,竹篓晃悠着,里面的土块碰撞出细碎的声响,“去年育的青蒿苗就在那儿扎根,比别处的高出半尺。”
叶璃跟在后面,手里的锦囊袋轻轻晃着,星籽隔着布透出极淡的光,在她手腕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忽然停步,看向西域少年:“你说的那片戈壁,当真昼夜温差有五十度?”
少年点头,指尖捻着颗星籽,壳上西域星轨的纹路在晨光里泛着金:“是,白日太阳烤得石头发烫,夜里能冻出冰碴。但那儿的沙砾里藏着盐硝,混着骆驼刺的根烧成灰,最能让种子扎深根。”他忽然笑了,睫毛上还沾着星砂的金粉,“师父说,西域的草都得先熬过冰火两重天,根须才敢往地心钻。”
阿荔蹦蹦跳跳地跑到前面,手里的锦囊上绣着只小兔子,那是她自己绣的。“江南的水泽边该种哪棵?”她举起锦囊对着阳光看,星籽的影子投在地上,像只缩成一团的小刺猬,“我想把带缠枝莲的那颗种在菱角塘边,苏娘说过,菱花和莲纹最合得来。”
“得先翻土。”阿里扛着把铁犁,犁尖在石板路上划出浅痕,“我昨夜查了农书,星籽破土时怕涝,得在塘边起垄,垄上再铺层稻壳灰,既能挡水,又能肥土。”他低头看了眼怀里的锦囊,壳上印着他画的星轨图,此刻正泛着极淡的蓝,“西洋的园圃讲究‘三犁三耙’,说这样土粒细,种子好喘气,咱们也试试?”
星算馆的先生提着个铜制的小铲子,铲头擦得锃亮,映出他鬓角的白发。“北坡的老槐树下该种颗带‘紫微’纹的。”他摸着铲子柄上的包浆,那是几十年算星盘磨出的亮,“槐树属阴,能护着星籽避开午时的烈日,就像当年观星台的老柏护着咱们的算筹。”
众人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已到了坡地。老药农放下竹篓,抓起一把桑皮土凑到鼻尖闻了闻,满意地点头:“够腐,没霉味,混着些碎木屑正好——去年锯的桑树枝,烂透了就是最好的养料。”
叶璃打开锦囊,取出那颗中心印着“北辰”与“Polaris”的星籽。壳上的光纹在晨光里格外清晰,中文与外文的星名并排依偎,像两个背靠背坐着的人。她蹲下身,手指在地上划出个浅坑,坑底铺了层晒干的青蒿叶——那是去年收成时特意留的,带着清苦的香。
“这里是传习舍的中心,”轻轻声说,指尖抚过星籽上的光痕,“就把定盘的这颗种在老梅树下。梅根盘结,能挡风雨,开春时花瓣落在土上,也算另一种相遇。”
西域少年已在不远处的高地上挖坑。他带来的戈壁沙砾泛着细碎的光,混着骆驼刺烧成的灰,在坑里铺成层薄毯。他埋下那颗带着西域星轨的星籽,又往坑边插了根红柳枝:“红柳的根能顺着星籽的根须往深处长,就像咱们在沙漠里搭的草方格,护着沙子不被风吹跑。”
阿荔在菱角塘边的垄上忙活,她学着阿里的样子用小锄头把土块敲碎,稻壳灰撒在上面,像铺了层碎银子。“苏娘说缠枝莲喜水但怕淹,”她小心翼翼地把星籽放进坑底,指尖轻轻按了按,“这样垄高出水半尺,下雨时水漫到垄边就停,太阳大了,塘里的水汽又能往上冒,正好。”
星算馆的先生在老槐树下焚香,香烟袅袅,缠着飘落的槐花瓣打着旋儿。他埋下那颗带“紫微”纹的星籽,又在周围摆了三枚铜钱,组成个小小的“三星拱月”阵。“老规矩,”他对着槐树作揖,“借您的浓荫挡挡天头,等星籽长叶了,我来给您挂红绸。”
阿里正在翻土,铁犁划过地面,带出湿润的泥土气息。他时不时直起腰,用袖子擦汗,汗珠落在土里,溅起细小的泥花。“西洋的农书说,翻土时要让土块晒足日光,把藏在里面的虫卵晒死。”他指着刚翻过的地,土块上的湿气正被阳光一点点吸走,“你看这土,松得能插进手指,星籽的根须肯定乐意往里面钻。”
老药农把桑皮土分给众人,土里面混着碾碎的陈皮和山楂核——那是他去年冬天晒的,说能驱虫。“埋深些,”他帮阿荔把星籽的土培实,“星籽性子稳,不怕压,埋浅了容易被鸟刨。记得隔三差五来松松土,别让土板结了,根须透气比啥都重要。”
叶璃种完老梅树下的星籽,又去帮西域少年扶红柳枝。红柳枝上刚冒出的嫩芽沾着星砂,在风里轻轻摇晃。“你们那儿的骆驼刺,是不是真能在夜里发光?”她忽然问。
少年眼睛亮了:“是!尤其是雨后,根须会渗出荧光,像撒了把碎星。我娘说,那是骆驼刺在跟星星说话呢。”他忽然压低声音,“我偷偷在星籽旁边埋了片骆驼刺的枯叶,说不定它们能做个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心倾将:情定山河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心倾将:情定山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