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夏,柴桑城被一场黏腻的湿热裹着。入了夜,江风从鄱阳湖口卷来,带着水藻与鱼腥的气息,吹过吴侯府朱红的宫墙时,竟连檐角的铜铃都懒得晃动,只在青砖地上扫起几片被暑气烤得发脆的梧桐叶,发出细碎的 “沙沙” 声,像极了暗处监视的脚步。
孙尚香的寝殿在吴侯府西侧,原是她母亲吴氏生前的居所,如今虽仍挂着当年的素色纱帘,却早已没了往日的暖意。殿内只点着一盏青铜鹤形灯,灯油是最普通的菜籽油,燃得昏昏沉沉,将案上那卷密信的竹纸映得泛着蜡黄。她坐在紫檀木椅上,背脊挺得笔直,素色襦裙的袖口被她攥得发皱 —— 那是方才拆信时,指尖不自觉用了力,连竹纸边缘的毛刺都嵌进了掌心,却浑然不觉。
这封密信是江陵的旧部辗转送来的,用的是蜀地特有的 “火麻纸”,薄而坚韧,纸上的字迹是诸葛亮亲随的笔锋,遒劲中带着几分急促。信里只写了三件事:一是刘备已在公安县收拢猇亭败兵,诸葛亮用 “减免荆州士族三年赋税” 的法子稳住了民心;二是孙权一面令吕蒙率水军屯江夏,旗号打得震天响,却只让士兵每日在江面操练,连荆南的边界都没靠近;三是汉中那边,墨涵的守军在阳平关又打退了夏侯渊的两次猛攻,可曹军的粮道还在勉强运转,胜负未分。
“兄长啊兄长……” 孙尚香低声呢喃,指尖划过 “孙权暗令鲁肃探查墨涵虚实” 那句,指甲几乎要将纸页掐破。她想起三日前的早朝,孙权在议事厅里拍着案骂刘备 “忘恩负义”,转头却对张昭说 “墨涵若败,便派使者去许都见曹操”—— 那副首鼠两端的模样,像极了当年父亲孙坚在洛阳讨董时,那些隔岸观火的诸侯。她那时便想开口反驳,可刚要起身,就见孙权瞥来的眼神,冰冷得像江里的寒水:“妹妹只需在府中静养,军国大事,不必多言。”
自她当年从荆州回江东,孙权对她的猜忌就没断过。府里的侍从,十个有八个是吕范派来的人;她想派人去江陵给刘备送封信,信使刚出城门就被 “巡防兵” 拦下,理由是 “江东与荆州边境戒严,闲人不得出入”。连她母亲留下的那把 “断云刀”,都被孙权以 “府中兵器需统一保管” 为由收走,如今她腰间悬着的,是父亲孙坚年轻时用的短刃 —— 还是她昨日趁侍从换班,从府中祠堂的供桌上悄悄取来的,刀柄是象牙的,因常年摩挲泛着温润的包浆,上面刻着的 “孙氏” 二字,被她指尖反复摸得发亮。
“公主,夜深了,该歇息了。” 殿外传来侍从的声音,是吕范的侄女吕珠,说话时带着几分刻意的恭敬,却总在门缝里偷瞄殿内的动静。孙尚香将密信凑到鹤形灯的火舌旁,看着纸页从边角开始蜷曲、变黑,最后化作一捧灰烬。她用银簪将灰烬拨进案下的铜盆,轻声应道:“知道了,你们退下吧,我想独自待会儿。”
待殿外的脚步声走远,孙尚香才起身走到屏风后。那里藏着一个半旧的青布包袱,是她这几日趁着缝补旧衣悄悄准备的:里面有两件月白劲装,是用蜀地运来的细麻布做的,轻便又耐磨;三双千层底的布鞋,鞋尖缝了层薄牛皮,能防路上的碎石;还有一小袋麦饼和肉脯,是她让贴身老仆周伯偷偷烤的 —— 周伯是当年跟着她母亲陪嫁来江东的,如今虽已须发皆白,却仍是府里唯一敢对她说实话的人。
她换上劲装,将短刃系在腰间,又从梳妆盒的夹层里取出一枚小小的青铜虎符 —— 那是当年刘备在荆州时,给她的 “出入关隘” 信物,虽如今荆州易主,却或许能在沿途派上用场。刚收拾妥当,就听见窗棂被轻轻敲了三下,是周伯的暗号。
孙尚香推开后窗,见周伯提着个食盒站在廊下,月光落在他佝偻的背上,像披了层霜。“公主,” 周伯压低声音,将食盒递过来,“这里面是热姜汤和两个煮鸡蛋,路上垫肚子。码头那边,老奴已跟‘江老三’打过招呼了,他的乌篷船在芦苇荡里等着,是最稳当的船,夜里行船不会被巡江的兵丁发现。”
“周伯……” 孙尚香的眼眶突然发热,她知道周伯这么做,若是被孙权发现,定是死罪。周伯却摆了摆手,粗糙的手掌拍了拍她的肩:“老奴看着公主长大,知道公主心里装着天下。当年孙将军(孙坚)在时,常说‘生女当如孙尚香’,公主只管去,府里的事,老奴替您担着。”
孙尚香咬了咬唇,将眼泪逼回去,深深对着周伯鞠了一躬,转身跃出后窗。窗外是吴侯府的后花园,荷花池里的荷叶被夜风掀得翻转,露出底下泛着银光的池水。她沿着墙根的阴影快走,避开廊下的灯笼,脚下的布鞋踩在青苔上,只发出极轻的 “咯吱” 声。走到西侧角门时,守门的士兵正靠在门边打盹 —— 那是周伯提前用 “送夜宵” 的理由引开了另一个守卫。孙尚香屏住呼吸,从怀中摸出一小锭银子,轻轻放在士兵脚边,随即闪身出了角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程序带我穿越回去请大家收藏:(m.20xs.org)程序带我穿越回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