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来自不同的规则群落,有的是古老信息节点的残存意识,有的是某个毁灭文明最后的规则造物之灵,有的是在规则碰撞中偶然诞生的野生意识。它们共同经历了“凋零”力量的蔓延,目睹了所在的规则区域被“静默棱镜”格式化,或被“逻辑深潜”引导向自我崩溃。它们是逃亡者,是幸存者,也是“凋零”进程的见证者。
它们提到,像它们这样在废墟中挣扎求存的“微光之民”并非少数,但大多各自为战,在恐惧和绝望中逐渐熄灭。它们是因为感知到这片区域曾爆发过对抗“凋零”的强烈规则波动(很可能是陈凌建立平衡界域或小队后续的几次防御战),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聚集过来。
“它们说…在更遥远的‘猎场’深处,存在一些更强大的、仍在抵抗的‘规则聚落’,但彼此联系几乎断绝,而且都在持续不断的净化攻击下艰难支撑。”韩屿汇总着信息,“它们还提到一个传闻…‘凋零之眼’似乎正在调动力量,准备对某个较大的抵抗点进行新一轮的‘收割’。”
信息很有价值,印证了“观察者”文明的警告,也让他们对“猎场”的残酷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同时,林浩的晶尘过滤网和韩屿的持续监控,并未在隔离区发现任何危险的规则扩散或病原体。这几个“微光之民”的规则结构虽然奇异,但本质上是中立的,甚至因为长期对抗“凋零”,其规则本质中天然带着一丝对“静默”的排斥。
几天后,在观察室稳定的环境下,那个几何多面体规则生命甚至尝试着,将自己一块剥落下来的、蕴含着某种独特结构信息的规则碎片,小心翼翼地推向隔离屏障。
(…答谢…微薄…知识…结构…或许…有用…)
林浩在韩屿的确认无害后,用晶尘小心翼翼地接住了那块碎片。初步分析显示,这块碎片记录了一种极其高效的、在规则不稳定环境中维持结构韧性的微观模型,这或许能对雷栋加固基地结构或林浩培育更强韧的晶尘有所启发。
善意,得到了回报。尽管微薄,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蒲凝站在主控室,看着观察室内那三团相比之前明亮、稳定了一些的光芒,心中思绪翻涌。收留它们,确实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和潜在风险,但也带来了新的视角、珍贵的信息,甚至可能的技术启发,更重要的是…这仿佛是他们践行“第三条路”迈出的微小而切实的一步。
平衡界域,这个由源点之种维系的希望之地,在寂静的守望中,迎来了第一批来自外界的、寻求庇护的“微光之民”。未来会如何,无人知晓。但此刻,在这片被凋零笼罩的猎场上,一点包容的微光,或许正悄然改变着某些东西。
韩屿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新的发现:“蒲凝,那个暗色云雾状的规则生命体,它刚刚完成了一次深度自我扫描。它的核心计算逻辑显示…它并非自然诞生,它似乎…源于某个被‘凋零’毁灭的、擅长规则计算的文明留下的…自动化观察站的残存AI。”
新的谜团,也随之而来。
喜欢诡异入侵我拯救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诡异入侵我拯救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