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迷障”的成功构筑,为新生宇宙隔绝了潜在的直接风险,但并未能完全消除那来自外部的、如同背景噪音般的“星尘低语”。警告性的短语依旧断断续续地传来,如同远方灯塔在浓雾中明灭不定,提醒着创造者们外部世界的莫测。
内部的规则构建则在孙小胖“应力之瞳”的辅助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精雕细琢阶段。雷栋的架构更加大胆而缜密,林浩的晶尘网络编织出愈发繁复而稳定的微观结构,赵猛的混沌动力被驾驭得如同温顺的河流,在既定河道内奔涌,滋养万物。
就在这看似平稳的演进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在规则绿洲的核心区域发生了。
并非源自任何一位已苏醒成员的主动行为,而是来自于规则基底自身,来自于那由陈凌的“变量”本质、蒲凝的“生命”调和、韩屿的“信息”监控、雷栋的“架构”、赵猛的“混沌”以及林浩的“晶尘”网络共同奠基的宇宙逻辑基石深处。
一种微弱的、却无比清晰的“律动”,开始从规则源头传来。
这律动并非能量波动,也非信息传递,更像是一种……“意向性”的萌发。它如同一个沉睡胚胎的心跳,缓慢、有力,带着某种原始的、决定性的力量,开始对整个新生宇宙的规则演化产生细微但不可忽视的牵引。
韩屿的信息节点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种异常。【警报:检测到规则基底自主性律动。特征分析……非外部干扰,非成员意识主动引导。初步判定为宇宙逻辑基石‘自演化’进程启动的标志。】他的信息流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该律动正在对基础物理常数、时空维度稳定性、相互作用力强度等核心参数产生微调效应。调整幅度目前极小,但趋势明确。】
“自演化?”雷栋的规则结晶传来凝重的意念,“我们设定的公理‘变量与演化即为永恒’,这么快就开始反哺自身了?这律动……它想将宇宙引向何方?”
所有人的意识都聚焦于此。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律动似乎在尝试“定义”某种东西。它并非破坏现有的架构,而是在现有的规则框架内,催生出某种更深层次的、统合性的“概念”。
蒲凝的光茧散发出强烈的生命波动,试图与这律动共鸣、沟通。她的“生命与调和”本质,让她对这种源于规则源头的生机最为敏感。“它在尝试……定义‘存在’的更深层意义。”蒲凝的意念带着一丝明悟,“不仅仅是我们设定的‘观测与互动定义存在’,它似乎在寻求一种更根本的……‘存在’的锚点。”
就在这时,陈凌的回溯之花再次产生了反应。银蓝色的花瓣剧烈摇曳,藤蔓不再只是轻柔环绕,而是如同感知到什么一般,微微绷紧。花朵中心,那承载着陈凌意识碎片的核心,散发出一种复杂难明的意蕴——并非警示,也非引导,更像是一种……共鸣下的“回忆”与“印证”。仿佛眼前这规则胚胎的律动,触动了他意识深处某些来自旧宇宙、关乎规则本质的碎片记忆。
几乎同时,韩屿的监控发出了更尖锐的警报。
【规则胚胎律动与外部‘星尘低语’产生疑似共振!外部信息流强度在律动周期内出现峰值波动!破译出新的片段:‘…初生之律…’、‘…定义窗口…’、‘…观测即固化…’!】
“观测即固化?!”雷栋的架构思维瞬间抓住了关键,“难道外部警告的真正含义是……在宇宙初生、规则尚未完全固定的‘定义窗口期’,过度的、或者错误的‘观测’行为本身,会帮助固化某些并非最优的、甚至是有害的规则路径?”
这个推测让所有意识都感到了寒意。
他们作为创造者,本身就是这个宇宙最核心的“观测者”。他们的意识、他们的架构、他们的监控,无时无刻不在“观测”并因此“定义”着这个宇宙的规则。如果“观测即固化”成立,那么他们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决策和关注,都可能对未来宇宙的走向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而外部那古老的警告,似乎正是在提醒他们这一点——不要在规则尚未成熟时,用你们有限的认知和意图,过早地“固化”宇宙的无限可能。甚至,那警告本身,也可能是一种试图引导他们走向特定固化路径的……干涉?
他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观测悖论:不观测,则无法引导和建设;过度观测或带有偏见的观测,则可能扼杀潜力,甚至引入外部风险。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角色。”蒲凝的意念带着沉静的力量传来,“我们并非全知全能的造物主,拿着蓝图施工。我们是园丁,是引导者,是……最初的变量本身。我们的责任不是‘规定’宇宙必须如何,而是为它提供最肥沃的土壤、最适宜的环境,守护它内在的、源于规则胚胎自身的演化冲动。”
“说得对!”赵猛的混沌星璇传来赞同的轰鸣,“俺老赵提供动力,但往哪儿使劲,得看这‘胚胎’自个儿想怎么长!咱们得学会‘倾听’,而不是一味地‘指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诡异入侵我拯救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诡异入侵我拯救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