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浓稠,海天交界处仅有一线微光,勾勒出世界模糊的轮廓。改装过的“夜鲛”潜航器再次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的海水,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朝着北方那片相对陌生、被标记为次级节点存在的海域驶去。
这一次,舱内的气氛与“探渊”行动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直面未知深渊的悲壮与压抑,多了几分沉甸甸的、目标明确的专注,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新战术和新装备能否奏效的忐忑。
林墨依旧坐在指挥位,神色平静,但体内吞噬核心的运转比平时更加活跃,仿佛一头嗅到猎物的猛兽,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他需要确保这次行动万无一失,不仅是为了获取情报,更是为了重铸团队在经历重创后的信心。
王铁山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潜航器,严格按照规划的、利用海底地形和洋流隐蔽的航线前进。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不断扫视着各项数据,确保“夜鲛”处于最佳的隐匿状态。这一次,他绝不容许任何计划外的意外。
孙宇则成了舱内最忙碌的人。他面前的操作台上,除了常规的导航和武器系统,还新增了“节点能量涟漪探测器”的主控界面和“信息素追踪器”的远程调控单元。他的手指在不同屏幕和控制器间快速切换,实时监控着周围海域的能量波动,并随时准备激活或调整诱饵的释放。
李静坐在孙宇侧后方,闭着双眼,双手轻放在特制的感应扶手上。她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比起之前的精神崩溃状态,已经稳定了许多。她谨记着林墨和老医师的嘱咐,不再试图进行精细的、深入的精神探查,而是将感知力如同撒网般铺开,专注于捕捉大范围内的生命群体能量反应和异常的精神扰动。这种方式消耗更小,也更安全,虽然牺牲了精度,但对于预警大规模敌情和规避高危个体而言,已然足够。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感知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些混乱的精神碎片不再像以前那样尖锐刺人,而是变得……更“模糊”,更像背景噪音,虽然依旧令人不适,但已不至于让她失控。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她无从判断,只能小心翼翼地适应。
“抵达预定边缘区域。”王铁山低沉的声音打破了舱内长时间的寂静,“启动‘涟漪探测器’主动扫描模式,功率等级一。”
孙宇立刻执行。一股极其微弱、难以被常规手段察觉的能量脉冲从“夜鲛”腹部释放出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没入周围的海水。
几分钟后,探测器反馈的数据开始在屏幕上构建出附近海域的能量场三维模型。可以看到,代表基础环境能量的背景是一片平稳的蓝色,而在偏东北方向大约五海里处,存在一个不断向外散发着微弱紫色涟漪的核心源——那正是此次行动的目标,次级节点。节点周围的能量场如同被扰动的光晕,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
“节点运行稳定,能量辐射强度符合次级节点特征。”孙宇快速分析着数据,“节点周边……检测到多个移动的、低能量反应目标,分布稀疏,符合巡逻队特征。未检测到高强度个体能量源。”
好消息。这意味着节点附近没有“深潜者”或更高级别的单位常驻。
“选择目标巡逻队,保持距离,跟踪观察。”林墨下令。他们需要了解这支巡逻队的规模、构成、巡逻路线和规律。
“夜鲛”如同一个耐心的猎手,远远地吊在一支由六只普通海族和一只骨刺海族带领的小型巡逻队后方,利用海底礁石和自然地形隐藏自身。孙宇持续记录着它们的巡逻路径和行为模式,李静则确保没有其他海族队伍进入这片区域。
观察持续了数个小时。这支巡逻队的路线相当固定,大约每两小时会绕行节点外围一周,期间会在几个特定的礁石区域短暂停留,似乎在检查那些散发着紫光的珊瑚状结构。
“可以了。”林墨在掌握了足够信息后,做出了决定,“在他们下一次途经三号礁石区时行动。那里地形复杂,便于我们设伏和撤离。”
行动计划迅速传达下去。王铁山操控“夜鲛”提前绕到三号礁石区,选择了一处能够俯瞰巡逻队必经之路、且被大量巨型海葵和发光苔藓覆盖的隐蔽角落潜伏下来。
孙宇小心翼翼地将一枚“信息素追踪器”原型机,通过机械臂安置在巡逻队路线侧前方的一处海沟边缘,设定为延时启动,计算好时间,确保能在巡逻队经过时达到最佳释放浓度。
“诱饵布设完毕。‘深渊低语’干扰器准备就绪,覆盖范围设定为半径三百米。”孙宇汇报。
所有人屏息凝神,等待着猎物进入陷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深海之下,光线晦暗,只有那些发光的生物和节点散发的紫光提供着微弱照明,营造出一种梦幻而诡异的氛围。
终于,那支七人海族巡逻队的身影出现在了探测器的边缘。它们保持着松散的队形,那只骨刺海族走在最前面,纯黑色的眼眸机械地扫视着周围,六只普通海族紧随其后,动作显得有些懒散,显然在这相对安全的次级节点区域,它们并未保持最高警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世吞噬:开局暴打前世仇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末世吞噬:开局暴打前世仇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