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如同潜入深海的巨鲸,沿着“织网者”提供的坐标,悄然驶入一片巨大的、如同被撕裂的地壳裂缝之中。裂缝两侧是层层叠叠、闪烁着黯淡金属和晶体光泽的岩层,上面密布着人工开凿的痕迹和早已失效的能量导管,无声诉说着此地曾经的繁忙与重要。
随着不断深入,外界的昏黄天光被彻底隔绝,只剩下希望号自身探照灯划破的黑暗,以及岩壁上偶尔残留的、散发着幽蓝或惨绿微光的古老苔藓或晶体,提供着诡异的光源。空气变得更加沉闷,重力似乎也有些微妙的异常波动。
“已进入目标地下空腔范围。”苏婉的声音在舰桥内响起,带着一丝被环境干扰的杂音,“空间结构复杂,存在大量人工改造痕迹。检测到微弱的、与‘织网者’信号同源的能量场,覆盖前方区域。”
主屏幕上呈现出扫描出的三维结构图——一个庞大到令人惊叹的地下网络,如同倒悬的城市,布满了通道、大厅和各种用途不明的设施残骸。而他们的目标,那个被称为“庇护所”的节点,就位于这片地下网络的核心区域。
希望号小心翼翼地在这片沉寂的地下迷宫中穿行,避开那些明显已经坍塌或不稳定的区域。莉娜根据“织网者”提供的数据,不断调整着希望号的能量签名,模拟着某种古老的、属于“启迪之星”的休眠模式,以尽可能规避可能存在的、针对“异质”的自动防御系统或“光”的残留扫描。
航行过程异常压抑。这里比地面更加死寂,连那些游荡的“清道夫”生物都踪迹全无,仿佛所有的生机和活动都在某个时间点被彻底冻结。只有希望号引擎低沉的嗡鸣和探照灯划过古老建筑时投下的摇曳光影,证明着时间的流逝。
几个小时后,希望号抵达了一片相对开阔的地下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它不像周围的残骸那般破败,整体呈现出一种完整的、流线型的银灰色结构,表面布满了如同神经网络般的细微发光纹路,此刻正随着希望号的靠近,有规律地明灭着,仿佛在呼吸。
“检测到强信号源,位于前方建筑内部。能量读数稳定,无攻击性。”苏婉报告。
“就是这里了,‘织网者’的庇护所。”林墨凝视着那座建筑,他能感觉到,体内的暗蓝色“种子”与建筑内部的存在产生了强烈的、如同共鸣般的悸动。
希望号缓缓降落在建筑前方的小型平台上。舱门开启,林墨、张猛以及莉娜(穿着便携式防护服,带着一大堆检测设备)走了下来,五名“破晓”队员则留守舰内,保持警戒。
踏上这片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地面,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文明的悲怆气息扑面而来。空气冰凉,带着一股类似臭氧和旧纸张混合的奇特味道。
他们走向建筑那扇光滑如镜、没有任何可见缝隙的大门。就在林墨靠近到一定距离时,大门悄无声息地向两侧滑开,露出内部柔和而明亮的白光。
门内是一条简短的回廊,墙壁材质非金非石,触手温润,同样布满了流动的神经光络。回廊尽头,是一个圆形的大厅。
大厅中央,并非预想中的复杂机器或实体AI,而是一个由纯粹光芒构成的、不断变幻着形态的复杂几何结构。它像是一个自我编织又自我解构的光之蛛网,又像是一个不断演算着宇宙奥秘的立体模型。无数细微的数据流如同星尘,在这光网中流淌、生灭。
一个平和、中性、仿佛由无数声音叠加而成的合成音,直接在大厅内回荡,也响彻在三人的脑海:
“欢迎,持有‘共鸣之种’的钥匙,以及他的同行者们。我是‘织网者’,‘启迪之星’最后的记录与守护者之一。”
光网微微波动,投射出三个模糊的光影座椅的轮廓。“请坐。时间有限,‘光’的阴影从未远离。”
林墨三人依言坐下(虽然是光影,却有着实质的支撑感)。莉娜好奇地试图用仪器扫描那光网,却发现所有信号如同泥牛入海,被完全吸收或屏蔽。
“你们在废墟中激活了我的子节点,我已知晓你们的来意,以及你们与‘净化之光’的遭遇。”织网者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有一种历经无尽岁月的疲惫与淡然,“‘启迪之星’已逝,但知识与警告长存。”
光网中流淌的数据流开始加速,凝聚成更加清晰的图像和信息片段——辉煌的星城,穿梭不息的奇异舰船,无数智慧个体在“万识穹顶”中进行着思想的碰撞与升华……然后,是那无法形容的、“光”的降临,文明的挣扎,以及最终的……寂静。
“我们追寻终极的‘定义’,渴望理解构成宇宙的底层代码,乃至……修改它的权限。”织网者继续述说,光网中浮现出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规则构架,“我们认为,熵增并非不可逆转的铁律,生命与文明的意义在于创造属于自己的‘有序’。然而,我们的探索,触及了‘观察者’设定的‘边界’,或者说,干扰了某种更加宏大的、维持宇宙‘基线稳定’的机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吞噬:开局暴打前世仇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末世吞噬:开局暴打前世仇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