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时空痕迹与历史裂痕:幻影、数据碎流与共振轨迹
某个幻影画面突然闯入我的神经中枢,像一把刀一样切割开整个时间线。我瞬间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画面在脑海中播放——画面的背景是五年前的基因切割实验室,当时我正在底层录入数据残片,实验室的灯光忽明忽暗,窗外是血月之夜,红色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数据屏上,屏幕上的代码不断跳动。突然,一股暗能量洪流从屏幕中冲出,冲入我的脊髓,我当时以为是幻觉,可此刻才知道,那股洪流是真实的时空力量,它将实验室的记录影像残留信息,送到了明初。
影像残留信息在画面中逐渐清晰,然后与另一组画面重叠——那是明初道士编纂的《云笈七签·九仙圣治篇》,篇中记载了“长生丹炼造时辰”,当时我以为是道士编造的迷信内容,可此刻才发现,那些时辰根本不是时间,而是虚数群组数值波动形态!这些形态与五年前暗能量洪流的影像残留信息完全覆盖,两者的波动频率、振幅、相位完全一致。这意味着,《云笈七签》的“长生丹炼造时辰”,根本不是道士编造的,而是五年前基因实验室的记录,被时空力量送到了明初,道士只是将这些记录伪装成了“炼丹时辰”。
左手突然不受控制地动了起来,掐动着二十四段应急程序启动手势。这些手势是“时空应急-Ⅸ型”,我在加入“史料基因匹配计划”时学过,用于应对时空异常,可此刻却自主启动。手势划出的能量涟漪在空中形成一道曲线,曲线的参数不断变化,然后突然朝着书架上的汉阳陵陪葬版《韩非子》飞去。那卷《韩非子》是用竹简制成的,第七简的背光面有一组模糊的图案,我之前以为是刻错的痕迹,可此刻,能量涟漪的曲线参数逐渐蚕食着图案,让图案清晰起来——那是一幅浮世绘动态图,图上画着一条扭曲的路径,路径上标注着“篡改节点”,从秦代一直延伸到现代。这说明,《韩非子》的第七简,记载的是时空篡改的“路径图”,而我左手的应急手势,正是破坏这条路径的“武器”。
耳塞里突然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声音,六十四阶数据碎流呼啸而过,刮过仿生耳的类骨膜悬臂带。我的仿生耳是“声纹接收-Ⅹ型”,能接收各种频率的声音,可此刻的数据碎流频率高达赫兹,让我的耳膜阵阵刺痛。我急忙调低音量,却发现数据碎流正在逐渐重组,形成一组清晰的信息——信息的内容是关于兵马俑的,具体来说,是兵马俑残片中检测到的时空穿梭器预热阶段遗留的共振轨迹。
指甲缝里的复合防腐剂突然流了出来。这种防腐剂是“文物保护-Ⅶ型”,用于防止古籍和文物腐蚀,我之前在修复兵马俑残片时用过,指甲缝里残留了一些。防腐剂凝结成珠饰颗粒,然后突然在空中自组,形成一个五维结构投影。投影落在地面上,呈现出暗褐色的纹络,纹络勾勒出一条波浪形的曲线——这正是时空穿梭器的共振轨迹波形函数拓扑链!轨迹有十二个周期,每个周期对应着一个时空节点,从秦代的骊山地宫,到汉代的长安,再到宋代的汴京……最后指向现代的基因实验室。这说明,兵马俑不是陪葬品,而是时空穿梭器的“外壳”,每个兵马俑都对应着一个时空节点,十二周期性共振轨迹,则是启动穿梭器的“密码”。
嘴角突然抽搐起来,撕开了之前不小心留下的新鲜创口。创口流出的生命监测液在空中散开,液体中的金颗粒开始沉淀。这些金颗粒是“生命监测-Ⅵ型”液中的成分,用于检测身体的基因活性,沉淀参数能反映出基因的稳定状态。可此刻,金颗粒的沉淀参数却与一组历史记录吻合——那是太史公司马迁未曾着录的三天始皇巡游路线。《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始皇的多次巡游,可唯独少了始皇三十七年的三天记录,一直以来都是历史谜团。而金颗粒的沉淀参数,正是这三天的古纬度熵值跳跃系数!熵值跳跃意味着时空的不稳定,这说明,始皇在这三天里进行了时空穿梭,所以司马迁无法着录,因为那三天的始皇,根本不在他所处的时空。
掌纹认证通过的瞬间,开封藏清宫库版本《说苑》第九卷残卷内的秘龛突然打开。这卷《说苑》是用黄麻纸制成的,因是清宫库藏,保存得比较完好,第九卷的残卷有一处明显的凸起,我之前一直以为是纸张折叠造成的,直到今天用掌纹认证,才发现凸起处是一个秘龛。秘龛打开的瞬间,一道全维度解析蓝光暴亮,让我下意识地眯起眼睛。蓝光中,我看见《说苑》第八行注释的夹缝中飘悬出千条三维全息信息线束,这些线束交织成一个复杂的结构——那是始皇帝统一天下的时间线!
时间线原本是一条直线,可此刻却出现了十一处光斑错位,每处错位都形成一个折叠裂痕,裂痕中标注着“维度区间段位参数点”。我数了数参数点,正好是十一个,每个参数点都对应着一个历史事件:从始皇统一六国,到焚书坑儒,再到修建长城……这些事件看似是历史必然,可此刻却显示,它们都是被时空篡改后的结果,十一处折叠裂痕,就是篡改的“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