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紫宸殿的博弈
紫宸殿内,嬴政早已端坐在龙椅上,案几上的竹简已然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见芈玉走进殿内,他的目光缓缓落在她的身上,带着审视,却又刻意掩饰了几分,只化作淡淡的威严。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芈玉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语气恭敬,没有丝毫多余的情绪。她低垂着头,目光落在地面上,不去与嬴政的视线直接对视,既表现出了妃嫔对帝王的敬畏,又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心思。
“平身吧。”嬴政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赐座。”
一旁的太监立刻搬来一张锦凳,放在案几下方的左侧。芈玉谢恩后,缓缓坐下,身姿端正,双手放在膝上,依旧保持着谦卑的姿态。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香炉中散发的檀香缓缓弥漫。嬴政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芈玉,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芈玉心中了然,嬴政这是在故意施压,想要让她先开口,露出破绽。
她耐心地等待着,神色平静,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沉默。许久,嬴政才缓缓开口,语气随意,仿佛只是闲聊:“近日宫中事务繁杂,芈夫人打理楚韵轩倒是井井有条,太后昨日还向朕夸赞你聪慧能干。”
“多谢陛下谬赞,多谢太后赏识。”芈玉微微躬身,语气依旧恭敬,“臣妾不过是尽己所能,打理好分内之事,不敢当‘聪慧能干’四字。况且,楚韵轩能有今日的安稳,全赖陛下的庇护和太后的体恤。”她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感恩,又恪守了妃嫔的本分,没有丝毫张扬之意。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却依旧没有放松警惕,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几分:“朕听闻,前日你宫中的侍女,与楚国旧部的家眷有过接触?”
此言一出,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芈玉的心头猛地一紧,她知道,真正的试探来了。她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嬴政的视线,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恰到好处的疑惑:“陛下所言,臣妾未曾知晓。臣妾宫中的侍女,平日里皆恪守宫规,不得随意出宫,更不敢与宫外之人私相往来。不知陛下是从何处听闻此事?臣妾也好彻查一番,肃清宫规。”
她的反应从容不迫,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辩解,而是主动提出彻查,反倒让嬴政的审视目光柔和了几分。嬴政心中暗道,这女子果然聪慧,知晓越是辩解,越是容易露出破绽,反倒不如坦然应对,以退为进。
“不过是宫中流言罢了,”嬴政淡淡开口,语气缓和了些许,“朕也知晓,你素来谨守本分,想来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扰乱人心。”他没有继续纠缠此事,而是话锋一转,谈及了朝政:“近日关中地区降雨稀少,农田干旱,李斯等人上书请求开凿新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芈玉心中明白,嬴政这是在考验她的政治见解,也是在进一步观察她的立场。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开凿新渠,引水灌溉,固然能解当前干旱之困,惠及关中百姓,稳固大秦根基,是利国利民之举。但臣妾以为,此事需谨慎行事。一来,开凿新渠耗费巨大,需动用大量民力物力,若处置不当,恐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二来,泾河沿岸地形复杂,需派遣精通水利之人实地勘测,规划好渠道路线,避免破坏农田村落,引发地方动荡。”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可效仿李冰治水之法,集思广益,听取民间有经验的农夫、工匠的意见,既能保证水渠质量,又能让百姓感受到陛下的体恤,心甘情愿地参与其中。如此,方能事半功倍,既解干旱之危,又能彰显大秦仁政。”
嬴政静静地听着,眼中的赞许之色越来越浓。芈玉的见解,不仅切中要害,考虑周全,更难得的是,她始终站在大秦的立场上,兼顾百姓与朝堂,没有丝毫偏袒楚国的痕迹。这让他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几分。
“你说得有道理。”嬴政点头认可,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此事朕会交由李斯等人,按你所言,谨慎规划实施。”
八、暗流涌动的试探
紫宸殿的议事看似平和落幕,实则暗藏锋芒。芈玉离开时,后背已悄然渗出一层薄汗,这场无声的博弈,远比她想象中更加凶险。嬴政的心思深沉难测,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带着试探之意,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回到楚韵轩,晚晴立刻迎了上来,满脸担忧地问道:“夫人,陛下召您去紫宸殿,可是出了什么事?”
芈玉摆摆手,示意她不必担心,走到内殿坐下,端起侍女奉上的凉茶一饮而尽,才缓缓说道:“陛下只是询问了一些宫中事务和朝政之事,并无大碍。不过,我们日后行事,需更加谨慎才行。”
她将嬴政提及的“侍女与楚国旧部接触”的流言之事告知晚晴,晚晴顿时脸色发白:“夫人,这绝对是污蔑!咱们宫中的人,从来没有与宫外之人有过接触,定是有人故意陷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