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桀忙躬身逊谢:“蔡公谬赞,晚辈愧不敢当。”
这时,荀攸瞥见马超眼中隐有光芒,立时便知其纳才之心。
故上前道:“将军,某与仲宣亦是旧识,既置酒,某可厚颜同坐?”
马超欣然应允,不多时,贾诩、傅干亦应召而至。
席间,王桀见座中尽是马超心腹,席间似有军务待议。
自己本是南归过客,此刻贸然同席,倒暗生顾虑,怕扰了他们议事。
于是准备起身告辞。
马超见他起身,忽地长身叹气,故作忧愁之色。
王桀身形一顿,心生好奇,复又坐了回去,试探着问道:“将军何故叹息?”
马超抬眸,语气似含忧思:“如今天下分崩,诸侯各据一方,我马氏世食汉禄,本欲匡扶汉室,奈何…”
他忽地停下,不再往下说去,反而问道:“仲宣兄游学四方,不知对天下大势可有见解?”
王桀闻言,敛了辞意,点了点头道:“董贼已死,此本为大汉再兴之机,怎奈…李郭作乱,天子流落弘农。”
“今风起云涌,袁绍并冀州、败公孙瓒,曹操击破黑山贼白绕得东郡,刘表单骑定荆州,孙坚盗玺归长沙与黄祖攻伐…”
“可谓诸侯各怀异心。”
他左右看了看,见众人皆点头。
继续道:“更甚者,大汉十三州妖魔四起,长安若非将军,早已沦为猎场。”
“依在下之见,若将军怀扶大厦于将倾之志,当先治雍凉、擢贤才、兴农桑、藏富于民。”
“待根基稳固,再迎天子西归,方是正道。”
马超眼中精光一闪,这王桀果然有点东西。
他趁势道:“我,正有此意!”
“我正欲设绣衣营,专司情报宣传,为我寻访贤才、助我治理地方。”
“嗯…以我观之,仲宣虽年幼,却可为长安令,领绣衣郎一职,不知可愿屈就?”
王桀眼神忽地发亮,绣衣郎听着像是谍报机构,他虽不太感兴趣,然长安令却正中下怀。
他当即拱手:“将军知遇之恩,桀愿效犬马之劳!”
其余几人见状,皆是点了点头。
长安令职级虽不高,但如今天子东狩,京兆尹之位空悬。
此职便成了长安这座巨城的政务主官,掌民政、理治安,干系重大。
王桀虽才名远播,却仅十五岁,马超此举,既显用人魄力,亦足见对其器重。
提及绣衣营,傅干、荀攸目光不约而同落向贾诩。
前几日天子册封诏令刚下时,马超为提防被各大世家以舆论攻击。
便提过欲设此营,专司情报刺探与舆论宣传,且已内定贾诩为绣衣校尉,总揽营中事务。
马超自另一世而来,深知舆论之重。
若只凭武力争衡,恐重蹈董卓覆辙。
唯有掌舆论导向,即便行事出格,天下百姓亦只会交口称赞。
而舆论这把利剑,也能利于自己将来出兵征伐四方。
酒过三巡,马超话锋一转,问向荀攸:“公达与文若先生乃是叔侄,不知文若近况如何?”
荀攸闻言,面色忽地一尬。
荀彧虽小他六岁,但严格按谱系来讲,二人却是以叔侄相论。
荀彧是他堂叔……
他乃荀彧从子……
荀攸掩面虚咳两声,随即道:“将军识得文若…叔父?”
“自韩馥覆灭后,家叔尝在河北避难,今来信言已返颍川归隐。”
马超却并不了解这些,他满含期待道:“尝闻文若有王佐之才……”
“若能得之相佐,何愁大业不兴?望公达为我修书一封,邀其共辅汉室。”
荀攸颔首应下:“固所愿也。”
马超转而看向贾诩,贾诩眯眼瞥他,本想藏拙避风头,却架不住其目光灼灼。
只得摸了摸鼻子,开口道:“将军既欲得贤才,何不张榜求贤?”
“请先生教我!”
喜欢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