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眼中更是已泛起泪光。
汉末乱世,士兵多是“战死即弃尸,无人记姓名”。
更有甚者,死后尸体还会被做成肉干以充军粮,亦或被制成生化武器,投入水源、敌城。
“烈士陵园、筑碑纪念”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将战死者从“炮灰”升华为“万民瞻仰的英雄”,这种精神认可,远比单纯的钱粮赏赐更能凝聚军心。
若真能实现此策,便是让他们立即“为国战死”,怕是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马超对上全场狂热眼神,继续道:“其二,设功勋十二转!”
“凡有斩获者,赐甲、乙、丙、丁功勋章。”
“斩甲首三级,为丁等一转功勋,正卒可升什长;丁等累计三转,可升队率。”
“率部破敌,大胜者,为丙等一转,可升一级,丙等三转擢三级,依此累加!”
“什长以上,每月可领额外假期、酒肉、钱粮!”
军中将士、观礼席上寒门子弟皆屏息凝神。
汉末军职多被世家子弟把持,寒门士兵“再勇也难升迁”,到头亦不过伯长。
此等军功升迁制,明确斩甲首三级升什长、大胜升一级。
若得以落实,出身寒微之人,亦可为将也!
这不仅是赏罚分明,更是打破阶层固化的承诺。
也让所有底层出身之人,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马超再宣:“其三,实行退伍制,‘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之旧例,彻底废除!”
“从即日起,裁撤老弱三万人!五十五岁、气血衰败者,皆当退伍。”
一时间,场中须发皆白的老兵们尽皆哗然,欣喜者有之,惊慌、愕然者亦有之。
汉末军制为终身制,士兵们往往战至老死,无依无靠。
即使侥幸活到了八十之长寿,回到家乡,亲人亦尽皆逝去,无所依也。
然而,马超接下来的话,却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另设军屯,老弱可退为乡兵,于军屯屯田,仍领基础军饷。”
“亦或领三年军饷,退而返乡!”
“退伍者,功勋一转,可赏良田三亩、宅地五亩。”
“战死者,功勋转良田予其父母、子嗣,另有抚恤粮年发一石,连予三年!”
“其子未满十五者,为烈士孤儿,由就近军屯抚养至十五!”
策令毕,全场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欢呼。
甚至有人高呼 “万岁”!
却在瞬间被混在人群中的绣衣营齐呼“神威!”给压了下去。
在绣衣营刻意引导下,将士、乃至民众,皆目露狂热,振臂高呼:“将军神威!”“将军大义!”
呼声绕场不绝。
在玩家参与策划下,演武大典后续展开比武、欢庆活动。
鼓声骤起,凡怀武艺者皆可登台。
壮汉挥拳较力,游侠拔剑切磋,胜者得钱、赐粮、牛羊肉等作为彩头。
败者亦有粗粮相赠。
孩童围台欢呼,百姓凑前喝彩。
马超携众将巡场,与百姓互动,与民同乐,偶掷果脯与孩童,满场笑语。
末了,王桀高声宣唱:“长安各里将设征兵点,募青壮勇士!若有从军意愿者,可经考核入前将军麾下!”
此后,雍凉之地百姓闻三策,皆争相送子入伍。
民间游侠、豪勇之士亦云集响应。
一时间,关中地区青年皆以从军为荣,欲投马超麾下。
这,却是后话。
喜欢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