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成功的“引导”与“借力”,远比之前的微调更加惊险,也让他对规则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他意识到,规则之间并非孤立,它们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明的“编织者”,或许就是能利用这些关系,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效果。
接下来的路途,依旧充满了死亡的危险,但林逸的心境却逐渐平静下来。他不再将这片规则乱流视为绝境,而是看作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教学场”。
每一次成功的引导,每一次险死还生的穿越,都让他对不同类型的规则特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他的精神力在极限消耗与恢复中变得愈发凝练,对星辰之力的操控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微境界。
不知在时间的乱流中挣扎了多久,当林逸感到身心俱疲,几乎到达极限时,前方的景象豁然开朗。那奔腾不息的规则乱流骤然消失,他冲出了一道无形的边界,踏入了一个绝对宁静的空间。
这是一个完美的球形空间,穹顶和四周并非墙壁,而是由无数面巨大、光滑、正在缓缓自转的镜面构成。
这些镜子并非映照现实,每一面都显示着不同的景象:有些是外界《纪元》世界的碎片——裂谷城的街角、阳光下的森林、波涛汹涌的大海;有些是纯粹能量流动的几何图谱,如同动态的星图;更有一些,显示着各种规则的抽象表达,比如代表“速度”的不断延伸的箭头,代表“生命”的蓬勃生长的光树,代表“死亡”的逐渐消散的灰烬……这里,就是千面之厅的最深处,规则的溯源之地。
在球型空间的绝对中心,悬浮着一个模糊的、由最纯粹光芒构成的人形轮廓。
它没有五官,没有性别特征,甚至没有实体,只是一个“存在”的概念化身。当林逸的目光落在它身上时,一股古老、平和、却蕴含着无上威严的意识波动,直接在他心灵深处响起,比在回廊入口时更加清晰、更加贴近,仿佛就在耳边低语。
“你穿过了规则的浅滩,星语者。在混沌中寻得路径,于狂乱中保持清明。这证明,你已初步具备了‘聆听’世界底层旋律的资格。”这意识,林逸在心中将其称为“守镜人”。
守镜人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但随即变得严肃。“然而,‘聆听’仅是开端。规则的奥秘,在于运用,在于塑造,乃至在于……创造。现在,展示你的‘编织’潜质予我观瞧。”
随着守镜人的意念,林逸周围的三面镜子骤然亮起,景象发生变化。
第一面镜子,映照出他施展【虚实幻影】时留下的残影,那是对光线与感知规则的欺骗性运用。
第二面镜子,映照出【星辰低语】感知下的纯净星空轨迹,代表着秩序、稳定与可预测性。
第三面镜子,则显示着燃铁矿洞深处,那块腐化星核散发出的混乱、崩塌、充满侵蚀性的能量流。
“勿求无中生有,那非你当下所能企及。”守镜人的意念传来,“只需展示,你如何将这三条已然存在的、性质迥异的‘规则之线’,交织成一幅新的、哪怕只是瞬息存在的‘纹路’。”
这是一个命题!一个直指“规则编织”核心的命题!需要他将代表“欺骗”(幻影)、“秩序”(星辰)和“混乱”(腐化)的规则特性,融合在一起!
林逸闭上眼睛,全力沉浸在对这三种规则本质的回味与理解中。
幻影的本质是“扭曲真实”,是对现有规则的巧妙覆盖;星辰秩序是“遵循轨迹”,是规则稳定性的体现;腐化混乱是“破坏结构”,是规则稳定性的对立面。它们看似矛盾,但并非没有共存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说“载体”。
一个构想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他不需要强行让它们“融合”,那样只会产生更剧烈的冲突。他可以尝试搭建一个临时的、极其精细的“规则结构”,让这三种特性在这个结构中共存,并产生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平衡。
他以对星辰秩序的理解为蓝图,用意念构筑了一个极其微小但结构稳定的规则框架,如同一个由纯粹概念构成的透明晶格。这晶格本身不蕴含强大力量,但提供了最基本的“存在”稳定性。
接着,他引入幻影的技巧。并非用于制造视觉欺骗,而是将这种“扭曲”的特性作用于晶格本身,让这个稳定的结构在特定层面上产生微妙的“光学模糊”和“存在感偏移”,使其变得难以被精准定位和感知。
最后,也是最危险的一步,他小心翼翼地引导了一丝腐化混乱的“意象”——并非其破坏性的能量,而是那种“不可预测”、“不断变化”的本质特性——如同注入一丝活水,将其导入晶格结构的细微缝隙之中。这一下,整个微小的规则造物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内部的规则状态开始出现随机的、微小的波动,时而偏向秩序,时而显露出混乱的倾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