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之厅入口处的镜面在林逸身后缓缓闭合,重新融为一体,仿佛从未开启过。沼泽中那特有的、混合着腐殖质和甜腻花香的沉闷空气再次将他包裹,但与进入之前相比,林逸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已经截然不同。
他站在那片由发光苔藓照亮的静谧之地,并未立刻动身返回。他闭上双眼,没有刻意运转【星辰低语】,而是自然而然地沉浸于一种全新的感知状态。
周围的一切——脚下黑玉石地面的微弱能量残留、空气中星辉清冷气息的流动轨迹、甚至不远处水晶丛林里能量生物那纯粹的意识波动——都如同摊开的书页般呈现在他的“眼前”。这不是“听”或“看”,而是一种更直接的“理解”。他能清晰地“读”到这些现象背后稳定运行的底层规则脉络,它们如同交织的丝线,构成了眼前这片区域的“存在”本身。
这种感知并非被动接收,而是带着一种隐隐的主动性。他心念微动,将注意力集中在不远处一片缓缓飘落的、由能量构成的发光叶片上。
在过去,他或许只能感知到它蕴含的能量属性和飘落轨迹。但现在,他能更清晰地“触摸”到维持其形态的“结构稳定”规则,以及驱动其飘落的“微弱引力”与“空气浮力”规则之间的细微平衡。
他尝试着,并非用力量去推动叶片,而是将一丝极其微妙的意念,如同最纤细的针尖,轻轻“触碰”了一下那片区域“空气浮力”规则的某个微小节点。
下一秒,那片原本匀速飘落的叶子,下坠的速度肉眼难以察觉地减缓了几乎可以忽略的一丝,并且轨迹发生了一丁点微不足道的偏转。
效果微乎其微,持续时间不足一秒。但林逸的心中却涌起一阵波澜。这并非戏法般的能量操控,而是更本质的、对规则本身的微调!消耗的精神力远比预想的要小,更像是一种精准的“点拨”,而非蛮力的“推动”。这就是“规则编织”的雏形吗?不是在规则框架内跳舞,而是轻轻拨动框架本身?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知道现在不是沉浸于练习的时候。必须尽快离开沼泽,返回裂谷城。塞勒斯蒂斯和银辉旅团还在等待消息,而锈水帮和虚空编织者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转身踏上归途,步伐看似与来时无异,但行进的方式却有了天壤之别。他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艰难地分辨能量轨迹来认路,而是能直观地“阅读”出沼泽中相对稳定的“路径规则”与充满陷阱的“紊乱规则”区域的界限。他就如同行走在清晰的网格之上,巧妙地避开所有规则混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和物理危险的地带,行进速度大大加快,且异常平稳。
然而,就在他即将走出这片被千面之厅力量影响的相对安全区域,重新踏入外围混乱沼泽时,一种强烈的预警感如同冰针刺入他的感知。
不是通过声音或景象,而是通过规则的“异常扰动”感知到的——前方大约百米外的区域,数道充满敌意和攻击性的规则场被刻意激活并隐藏了起来,它们与周围的环境规则格格不入,像是平静水面上投下的几颗石子,荡开了不自然的涟漪。
“陷阱……而且是精心布置的、针对感知和移动规则的复合陷阱。”林逸立刻做出了判断。从规则扰动的性质来看,带着锈水帮那种粗暴但有效的工程技术风格,但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冰冷的精确性,像是……虚空编织者的手笔?他们竟然合作了?还是各自布下了陷阱,恰好重叠在此地?
林逸停下脚步,隐匿在一块巨大的、规则结构相对稳定的水晶后面。
他冷静地分析着前方的规则乱局,一共有五处明显的规则扰动点:一处是扭曲空间感、制造视觉幻象的“认知扭曲陷阱”;一处是大幅增强局部重力、意图限制移动的“重力锚点”;一处是会在触发时释放出混乱能量冲击的“能量爆雷”;另外两处则更为隐蔽,是类似于“空间锁”的装置,旨在封锁瞬移或高速移动类的技能。
若是之前的他,面对如此复杂隐蔽的陷阱群,恐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一点点试探、破解,甚至可能被迫触发一两个,付出代价才能强行突破。
但现在……
林逸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他感知着这几个陷阱之间规则的相互作用。那个“认知扭曲陷阱”的规则波动,恰好对旁边的“能量爆雷”的触发规则有轻微的干扰;而“重力锚点”的强力束缚规则,又与“空间锁”的封锁规则在某个频段上存在细微的冲突。
他不需要破坏它们,那会消耗大量力量并引起布设者的警觉。他只需要……进行一些极其精妙的“引导”和“放大”。
他集中精神,首先将一缕意念聚焦于“认知扭曲陷阱”与“能量爆雷”之间的规则缝隙。他像是一个高超的工匠,用意念在这两条本就不太和谐的规则“丝线”之间,轻轻“挑动”了一下,略微放大了一丝它们固有的不协调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