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火营地”如同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港湾,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迫感。远方深空中,那复数存在的、强度远超以往的“观测者”扫描信号,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提醒着所有人毁灭的倒计时正在飞速流逝。
每一秒都弥足珍贵。营地内部,在“心核”稳定能量供应的支撑下,修复和战备工作以近乎疯狂的速度进行着,但资源的绝对匮乏和技术的绝对代差,让这种努力显得悲壮而渺小。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如铁。林逸站在主屏幕前,屏幕上分割显示着远方那令人绝望的多个高强度信号源,以及营地内部对“心核”和频率对抗技术的研发进度条。进度条的增长缓慢而艰难,远低于威胁逼近的速度。
“频率对抗原型机组装完成度71%,能量导管兼容性测试失败三次,核心共鸣器输出不稳定。”
“‘观测者’信号源相对距离缩短17%,扫描模式切换频率加快,疑似在进行攻击前的最后定位校准。”
“剩余时间预估:最多36标准小时。”
冰冷的数据宣告着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们不可能在“观测者”主力完成合围并发动攻击前,准备好足以正面抗衡的力量。现有的频率干扰技术,或许能对单个“星环”单元生效,但面对复数的、更高级的“观测者”单位,无异于螳臂当车。
“常规方案……来不及了。”叶落知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说出了所有人心中都已明白的结论。
圣光之愿沉默地站在一旁,周身的圣光都因沉重的压力而显得有些黯淡。
各位议员和指挥官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了林逸身上。
林逸的目光从屏幕上的绝望数据移开,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写满疲惫、恐惧却又带着最后一丝期盼的脸。他的眼神深处,挣扎与决断交织,最终化为一种冰冷的平静。他早已看到了这个结局,并一直在思考那唯一可能、却也意味着巨大牺牲的出路。
“启动‘最终方案’。”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
“‘最终方案’?”几位议员露出困惑的表情,他们从未听过这个代号。
“方案核心:放弃正面防御与对抗,集中所有剩余资源与力量,执行一次超远距离、超大规模、目标未知的集体规则跃迁。”林逸调出一份他早已秘密构思并不断完善的计划草图。
草图显示,将利用“心核”作为核心能源和规则稳定锚点,以营地主体结构为基础,强行撕裂空间,进行一次目的地完全随机、甚至可能跨越不同规则维度的绝望逃亡。
“跃迁目标坐标:未知。成功率:无法计算。生存概率:低于0.01%。但,这是唯一可能避开即刻毁灭、保留文明火种延续性的方法。”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放弃家园,进行一场近乎自杀的、目的地未知的跳跃?!
“这太疯狂了!我们甚至连目标规则环境都无法预估!很可能跃迁终点是规则真空或更危险的绝地!”
“能量根本不够!‘心核’的能量输出虽强,但支撑如此规模的跃迁,需要远超想象的消耗!我们可能需要……献祭掉营地大部分非必要结构,甚至……部分功能模块来转化为跃迁能量!”
“就算成功跃迁,我们也会元气大伤,在未知环境中苟延残喘!”
“所以,它叫‘最终方案’。”林逸的目光扫过众人,“这是绝境中,不是求生,而是求一个延续的可能。代价巨大,但比坐以待毙,多一线生机。”
他指向计划草图中的几个关键节点:“我们需要立刻开始:一、全面扫描‘心核’的深层规则结构,寻找其最大能量输出阈值和超载引爆模式。二、逆向解析‘观测者’残骸中的超空间导航数据碎片,哪怕只能获取最基础的规则坐标映射规律,也能稍微提高我们跃迁到相对稳定区域的概率。三、开始执行‘结构剥离与能量转化’计划,优先拆解非核心舱段和设施,将其物质和能量导入跃迁引擎预备矩阵。”
“这不是讨论,这是命令。”林逸的语气斩钉截铁,“我们没有时间争论了。”
绝望的氛围中,一丝病态的、破釜沉舟的决心开始滋生。是的,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执行‘最终方案’。”叶落知秋第一个表态,声音沉重却坚定。
“执行。”圣光之愿点头,圣光再次凝聚。
“执行!”各位议员和指挥官相继咬牙确认。
整个营地如同一个被宣告死亡的巨人,开始进行一场悲壮的自我拆解。非核心的居住舱、娱乐设施、附属工厂、甚至部分防御平台,被工程舰队强行切割、拖拽,投入巨大的物质分解炉和能量转化器中。每一次爆炸性的分解,都意味着一段家园的记忆化为纯粹的能量,注入那日益庞大的跃迁能量矩阵。幸存者们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中含着泪水,却无人反对,只是更加拼命地工作,将核心区域的每一份资源利用到极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