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数据如同最终的审判,悬挂在“初火营地”残存指挥中心的主屏幕上,压得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
“源初共鸣协议”解析完成:安全进入“彼岸”区域,需要个体规则结构与协议基准频率达成92%同步率。
人员同步率评估结果:林逸(71%),圣光之愿(85%),叶落知秋(43%),其他幸存人员(普遍低于50%,大量伤员低于20%)。
“观测者”主力舰队合围完成度:89%。预计完全封锁并发动总攻时间:6标准小时。
规则纯化所需最短时间(即使优先供应资源给同步率最高者):18标准小时。
现实残酷到令人绝望。他们找到了希望之地,却发现自己被永远地挡在了门外,而身后的死神,已经举起了镰刀。
死寂笼罩了所有人。连日的血战、牺牲、挣扎积累的疲惫和此刻巨大的落差,几乎要压垮最后的意志。
“没有……办法了吗?”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哭腔。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强行突破?总比在这里等死好!”一位伤痕累累的突击队员红着眼睛低吼。
“强行突破的结果,就是规则结构在‘彼岸’屏障前彻底崩溃,化为最基本的粒子,连进入的机会都没有。”分析师冰冷地粉碎了这不切实际的幻想。
林逸沉默地站在屏幕前,目光扫过那一个个令人窒息的数据,最后落在同步率列表上他和圣光之愿的名字后面。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着,并非慌乱,而是一种极度专注下的【规则感知】本能,他在脑海中疯狂地推演着各种可能性,寻找着那几乎不存在的破局点。
他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掌心那枚微微发光的“心核”。它与“源初共鸣协议”之间那微弱却切实存在的共鸣,是唯一的变数。
“还有一个方案。”林逸的声音打破了死寂,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一个……成功率可能低于1%,并且需要……最大牺牲的方案。”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方案核心:不是让所有人去适应‘彼岸’,而是让‘彼岸’……短暂地接纳我们所有人。”
“方法:利用‘心核’作为桥梁和放大器,由同步率最高的个体(我和圣光)主导,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临时共鸣场,覆盖整个残存舰队。以我们二人为支点,强行拔高整个区域的规则同步率,在极短时间内,撕开一个足够大的入口,让所有人冲进去。”
“代价一:作为支点的个体,将承受无法想象的规则反噬和‘彼岸’屏障的排斥冲击,存活概率极低。”
“代价二:临时共鸣场需要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需要……献祭掉我们残存的、所有的非必要设施,包括世界舰残骸本身,将其转化为纯粹的能量。我们将失去一切载体,如同赤裸的难民闯入新世界。”
“代价三:即便成功进入,‘彼岸’的规则同化效应依旧存在。进入后,同步率过低者仍将面临缓慢的规则瓦解,必须立刻寻找稳定区域或尽快完成纯化。”
“这是一个……用支点者的生命和我们的所有家园残骸作为赌注,为所有人换取一个……进入后依旧生死未卜的、短暂喘息机会的方案。”
沉默。比之前更深的沉默。
这个方案,等于用林逸和圣光之愿大概率牺牲的代价,以及彻底毁掉他们最后立足点的代价,去赌一个所有人进入“彼岸”后依旧前途未卜的未来。
“我反对!”叶落知秋第一个站出来,声音颤抖,“这代价太大了!而且进入后怎么办?我们可能立刻被那里的规则环境吞噬!”
“留下,十死无生。进入,九死一生。”林逸看着她,眼神平静,“选择权,不在我,而在大家。”他缓缓看向指挥中心内每一个人,看向通讯屏幕上连接着的其他舱室的幸存者们,“投票吧。选择牺牲少数,尝试拯救多数。或者……一起留下,等待最后的战斗,然后……一同终结。”
没有激昂的动员,只有冰冷的选择。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最终,投票结果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选择……执行“灯塔计划”。以林逸和圣光之愿为灯塔,燃烧所有,照亮通往“彼岸”的最后航路,为文明保留最后的火种。
悲壮而无奈的选择。
“立刻开始执行!”林逸没有丝毫犹豫,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所有单位听令!”
“工程组!立刻执行‘家园解体’协议!将所有非必要结构导入能量转化矩阵!优先保障‘心核’能量供给及临时共鸣场发生器构建!”
“医疗组!集中所有资源,优先稳定圣光之愿的伤势,确保其能承受共鸣冲击!”
“战术组!计算最佳突围路径和入口开启时机!‘观测者’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离开!”
“所有人员!向核心区域集结!准备进行最终跃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