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海市老城区的“时光书店”,藏在两栋斑驳的居民楼之间。青灰色的砖墙爬满深绿的爬山虎,叶片上沾着清晨的露珠,阳光透过叶缝洒下,在地面织出细碎的金斑。书店木质招牌上的“时光”二字,漆皮已有些剥落,露出底下浅棕的木纹,风一吹,挂在招牌旁的铜铃叮当作响,清脆得像小时候的拨浪鼓。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旧书油墨香与檀木书架味的气息扑面而来,还带着点雨后泥土的湿润感。店里的光线不算亮,天花板上悬着几盏复古的玻璃吊灯,暖黄的光透过灯罩,在书架上投下柔和的光晕。书架是深褐色的老木头做的,每一格都摆满了泛黄的旧书,书脊上的字迹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像一个个藏着故事的老人。墙角的老式落地钟,钟摆左右摇晃,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节奏慢得让人心里发暖。
淳于龢蹲在儿童区的书架前,手里捏着一张自制的书签。书签是用硬卡纸做的,边缘剪得圆润,上面用彩笔写着“总有一盏灯等你”,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太阳,颜料还带着点当年的鲜亮。她指尖摩挲着卡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着——这是她十年前刚开始在书店打工时,给孩子们做的第一批书签。
“淳于姐,又在看你那宝贝书签呐?”收银台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说话的是书店的兼职生小夏,二十出头的姑娘,扎着高马尾,发尾微微卷曲,穿着件白色的卫衣,胸前印着只卡通猫咪,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她手里拿着个扫码枪,正对着一本刚收来的旧书扫码,“刚收来本《格林童话》,里面夹了张借书条,你要不要看看?”
淳于龢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走到收银台旁。小夏递过来一本蓝色封面的《格林童话》,封面有些磨损,书脊处用透明胶带粘过。淳于龢翻开书,一张泛黄的借书条从中间掉了出来,落在柜台上。
她捡起借书条,上面的字迹是用铅笔写的,有些模糊,但还能看清内容:“想和爸爸一起读——小雨,2014年5月20日”。日期下面,还有一行更小的字,像是后来加上去的:“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淳于龢的心猛地一揪。她想起十年前,有个叫小雨的小姑娘,总在周末来书店,每次都要借这本《格林童话》。小姑娘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每次借书时,都会仰着小脸问她:“阿姨,我爸爸会看到我写的字吗?”
那时候,小雨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一年也回不来一次。淳于龢每次都会笑着摸她的头,说:“会的,爸爸看到了,一定会早点回来。”可后来,小雨突然不来了,据说是跟着妈妈去了爸爸打工的城市。
“这借书条……”小夏凑过来看了一眼,“字写得真秀气,就是有点可怜。”
淳于龢把借书条夹回书里,心里五味杂陈。她想起自己的父亲,当年也是这样,为了给她凑学费,在外地打工,直到她考上大学,父亲才回来,可没过几年,就因为心梗走了。父亲走后,她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沓没寄出去的信,全是写给她的,里面还夹着几张她小时候的照片。
“叮铃——”门口的铜铃又响了,一个穿着浅灰色运动服的女人走了进来。女人看起来三十多岁,头发扎成低马尾,发梢有些干枯,脸上带着点疲惫,但眼睛很亮。她手里牵着个小女孩,小女孩大概五六岁,穿着件黄色的连衣裙,像个小太阳,手里攥着个粉色的玩偶。
“请问,这里有《格林童话》吗?”女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点不确定。
淳于龢愣了一下,指着收银台上的书:“刚收来一本,你看看是不是你要找的?”
女人快步走过来,拿起书翻了翻,当看到夹在里面的借书条时,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她捂住嘴,肩膀微微颤抖,小女孩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问:“妈妈,你怎么了?”
“没事,宝贝,”女人擦了擦眼泪,笑着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妈妈找到爸爸当年看的书了。”
淳于龢心里一动:“你是……小雨的妈妈?”
女人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她:“你认识小雨?”
“十年前,小雨总来这里借书,”淳于龢笑着说,“每次都借这本《格林童话》。”
女人眼眶又红了,她把书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珍宝:“当年我们去了我老公打工的城市,可没过多久,他就出了意外,伤到了头,失忆了,连我们都不认识了。这些年,我一直带着他四处求医,昨天医生说,他好像有点记起小时候的事了,我就想着,能不能找到他小时候看过的书,说不定能帮他恢复记忆。”
小女孩拉了拉女人的手:“妈妈,爸爸会记起我们吗?”
“会的,一定会的,”女人蹲下来,抱住小女孩,“爸爸只是暂时忘了我们,他心里一直爱着我们。”
淳于龢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她想起自己父亲的那些信,突然觉得,有些爱,就算隔着时间和距离,也不会消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烟火里的褶皱请大家收藏:(m.20xs.org)烟火里的褶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