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巴油粉。
当陈品念出这四个字时,直播间里百万观众的脑门上,齐刷刷地冒出了一个问号。
【锅巴?油粉?】
【这俩词我倒是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恕我才疏学浅,这是个啥?】
【听起来像是某种黑暗料理,把锅巴泡在油糊糊里?】
【前面的,你别说,品哥就好这一口!越是名字奇怪的东西,越可能是神级美味!】
【品哥,别卖关子了!快讲讲!我感觉我的美食知识库又要更新了!】
陈品看着弹幕的反应,满意地笑了笑。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未知,才代表着惊喜。
他走到摊子前,对着正在忙碌的大姐,客气地开口:
“大姐,来一碗。”
那位大姐抬起头,脸上带着高原地区特有的淳朴笑容,手上的动作却没停。
“好嘞,小伙子。要辣不?要不要芫荽?”
她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听着格外亲切。
“要辣,多加点木瓜醋,芫荽葱花都要。”
陈品熟练地点单。
“好。”大姐应了一声,拿起一把长刀,在那块巨大的、黄白相间的“千层糕”上,“噌”地一下,切下了一大块。
趁着大姐切块、加料的工夫,陈品转过身,将镜头对准了自己。
“我知道你们现在都很好奇,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
“刚才我说,这是豌豆的另一种形态。其实不准确。”
他伸出两根手指。
“准确地说,这是豌豆的两种形态,在这里,完成了生命的最终和谐。”
【???】
【说人话!】
【品哥你又开始了!我求求你,别打禅机了,我脑子跟不上!】
【一种豌豆,两种形态?豌豆还能变身?】
【哼,故弄玄虚的凡人。】
脑海里,小馋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耐烦,但更多的是好奇。
【一种能量源,两种表现形式?有点意思。快说,怎么变的?】
陈品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科普时间。
“嘿,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兄弟们,我刚才为什么说这是‘带不走的美食’?不是说它放一天就坏,而是因为你把它带离了这个地方,你就再也做不出那个味儿了。”
他将镜头对准了远处的苍山轮廓。
“这道美食的精髓,全藏在风土里。我们现在所在的大理南涧县,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交界处。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立体气候,当地人叫‘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
“而这种独一无二的气候,就孕育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原料——当地特有的老品种麻豌豆。”
“这种豌豆,颗粒特别饱满,淀粉含量极高。这才是制作这道美食最核心的秘密,也是第一道门槛。换了别的地方的豌豆,根本做不出这种口感。”
【卧槽,上来就限定原料产地?这么高端?】
【一山分四季……这听着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仙境啊!】
【怪不得品哥说这是带不走的美食,原来是原料被锁死了!】
“没错。”
陈品点点头,
“但光有原料还不够,更绝的是它的制作工艺。”
他指了指摊主大姐身旁那口大铁锅。
“你们看到的豌豆,在被磨成浆之后,会分为两种。稠的浆,和稀的浆。”
“稠浆,用来做锅巴。”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赞叹,
“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的,摊在直径一米的大铁锅上,用柴火慢慢烤出来的那种金黄色薄片。这个过程,厚薄全凭手上的功夫,火候全凭经验。这是第一次成熟。”
【用豌豆浆做锅巴?!我第一次听说!】
【难怪那锅巴看着颜色那么金黄,原来是豌豆做的!肯定很香!】
【神仙操作!这得练多少年才能摊得那么均匀啊!】
【脆的能量片……原来是这么来的。】
小馋猫在陈品脑中喃喃自语,
【用火烤干了能量浆液,使其固化……有意思。那软的呢?软的那个糊糊呢?】
“而稀的浆,则是用来做油粉。”
陈品仿佛听到了小馋猫的心声。
“把稀浆倒进沸水里,加盐,然后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熬煮半个小时以上。”
“这个过程,会将豌豆淀粉的潜力彻底激发出来。最后,锅里的液体会变得粘稠、透明,像琥珀一样。这就是油粉。这是第二次成熟。”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得目瞪口呆。
一种豌豆,经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变成了两种形态和口感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个,是金黄酥脆的锅巴。
一个,是软糯透明的油粉。
“然后,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的,最神奇的一步了。”
陈品指着那块已经被切开一角的成品。
“在簸箕上铺好湿纱布,先铺一层滚烫的油粉,再盖上一片完整的锅巴。再铺油粉,再盖锅巴……如此反复,堆叠五到七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敢用预制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厨房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敢用预制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厨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