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灯火,没有助手。司马懿就着清冷的月光,开始了他的“推演”。他首先拿起那三种粉末,指尖捻动,感受着它们迥异的质地和气味。他尝试着将硝石与木炭粉混合,比例极其小心地模仿着那纸上模糊的数字。然而,无论他怎么尝试,摆弄,眼前的混合物都只是死物一堆,没有温度,没有力量,更别提那传说中能崩山裂石、声如雷霆的威能。
“比例……顺序……引燃之法?” 他低语,眉头紧锁,如同面对天书。那些符号仿佛拥有生命,在他的凝视下扭曲、跳跃,嘲弄着他的无知。这感觉让他极其不适,如同一个博学的鸿儒突然被丢进了目不识丁的蛮荒之地。他引以为傲的权谋、韬略、对典籍的精深理解,在这冰冷而暴烈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挫败感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上心头。司马懿的目光转向那块奇异的金属片。他拿起它,指腹反复摩挲着那细微的、如同水流般的纹理。他用随身携带的一柄普通环首刀,用尽全力在上面划去——只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白痕。其坚韧程度,远超他所知的任何百炼精钢。这必然是那“变数”带来的冶炼之术的产物!一种专门用来承载那毁灭之力的容器?
最后,他的目光死死盯住了那张抄录着神秘符号的旧纸。月光下,那些符号如同鬼画符,又似蕴含着天地至理的密码。“KN…O…3…” 他无声地念着,每个音节都咬得极重,试图从中破译出力量的奥秘。“75%…10%……15%……” 数字清晰,但指向不明,如同雾中谜题。那个被他反复圈出的、最复杂的分子结构图,更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这到底是什么文字?哪一国的学问?为何前所未见?
种种线索交织缠绕,无法理清。那“变数”如同一团巨大而混沌的迷雾,笼罩在时代的十字路口。袁绍的“起死回生”,曹操行政体系的“非人高效”,这灭世神兵的“无解之谜”……它们之间必定有某种内在的、超越凡俗的联系!是什么?是某种从未现世的天书秘术?还是……来自九霄云外或幽冥深处的……不可知之力?难道真如某些隐世方士所妄言的……天道有变?星移斗转?
“未知……是最大的凶险,亦蕴含最大的……”司马懿喃喃自语,眼中那因挫败而生的冰冷,渐渐被一种更为深沉、更为专注的幽暗所取代,如同深渊本身开始凝视猎物。他猛地攥紧了掌心,指甲深深陷入皮肉之中,一丝细微的痛感让他保持着绝对的清醒。力量!必须掌握力量!无论是传统的权谋、人心,还是这颠覆性的、无法理解的“变数”之力!他必须理解它,解析它,最终……掌控它!
他缓缓伸出食指,在那块冰冷的、象征“变数”之力的金属片上,蘸取了一点混合着硫磺与硝石粉末的尘埃。然后,他以指为笔,在冰冷粗糙的石桌上,就着朦胧的月光,开始勾勒、推演。他画的不是山川地理,也不是权谋韬略,而是一个极其复杂、层层嵌套的抽象模型——一端是曹操的司空府,代表着冰冷高效、正在疯狂吸收消化“变数”之力的庞大机器;另一端是袁绍的邺城,代表着利用“变数”重获生机却又深陷新旧冲突泥潭的挣扎力量;一端是孙权海图上延伸的航线,代表着开拓与未知的可能;另一端是刘备荆襄之地看似稳固却根基尚浅的基业。而在这些已知势力构成的网络中心,他用一个巨大的“X”表示那个笼罩一切、驱动一切的“变数”本身。无数代表力量流向、信息传递、甚至阴谋暗流的线条,如同蛛网般从“X”延伸开去,纠缠、碰撞、冲突……
“变数X……” 司马懿的指尖停在那个巨大的符号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几乎要陷入石桌坚硬的表面。他的声音在寂静的荒园中低回,宛如毒蛇在古墓深处游走,“你自何方而来?欲将这片大地,引向何方?又将这乱世群雄,置于何地?” 他抬起头,目光穿透亭台的残破飞檐,投向北方邺城的方向,投向南方江东的烟波,投向西方凉州的荒原,投向洛阳深宫中那幽闭的少年天子……最后,定格在虚无的夜空,仿佛要洞穿那不可测的苍穹。月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一半明亮,一半却沉入无边的深邃黑暗之中,明暗交界处,锐利如刀锋。
“龙隐波涛……” 他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预言。夜风吹过,卷起石桌上的尘埃粉末和那张写满未知符号的旧纸。尘埃迷离,符号在风中扭曲变形。在这混沌不明的开端,新的暗涌已在无声汇聚,只待惊雷炸响,便要掀起滔天巨澜。而那条潜伏于深渊、窥伺着一切的“龙”,其冰冷的竖瞳,正倒映着整个动荡不安的天下。
喜欢后汉异星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汉异星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