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成都·锦官城官署
相较于邺城肃杀的冬寒和建业充满活力的喧腾,成都的冬日则显得温润而沉静。官署内,炭火在熏炉里发出轻微的毕剥声,驱散着蜀地特有的湿冷。空气里弥漫着新纸和墨锭的淡雅清香。
刘备(陈默)穿着一身半旧的官袍,正伏案疾书。他处理文牍的速度极快,手法干练,批阅、勾画、盖印,行云流水,透着一股基层老吏特有的、不浪费任何无用动作的务实高效。一份关于汉中褒斜道栈道加固工程的预算明细被他快速审阅完毕,提笔在几处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款项上毫不犹豫地划掉,批注:“钱粮当用于刀刃,栈道以坚固耐用为上,雕饰可免。” 另一份是某益州大姓控诉荆州籍官吏在田亩清丈中“行事苛酷”的诉状。刘备眉头微蹙,提笔写道:“令关平(关羽之子,负责此事)复核,务求公正。两州官吏当以大局为重,精诚协作,不得互相攻讦,违者严惩不贷。”
桌角堆叠的文书高耸如山,内容庞杂:荆南五溪蛮部请求互市开榷场的试探性文书、汉中军屯新季收成报表、蜀锦作坊请求扩大规模引入“水力大纺车”的申请、以及一份关于在江州(重庆)设立官营铁厂以就近供应兵械的规划草案……桩桩件件,无不关系民生安定与军国大计。刘备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在无数张复杂的项目进度表和资源分配表间寻找着最优平衡点。
“大哥,歇会儿吧!” 洪亮的声音打破室内的沉静。张飞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陶碗大步走了进来,碗里是熬得浓浓的姜茶。他魁梧的身形裹在崭新的黑色皮甲里,这身甲胄比旧式铁甲轻便许多,也更贴合他那雄壮的身躯,显然是新军制式装备之一。只是他脸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憋闷。
刘备抬起头,接过姜茶,温和地笑了笑:“益德来了。坐。” 他吹了吹碗沿的热气,啜饮了一口,暖意驱散了指尖的寒意,“新甲可还合身?听说你昨日去新军火器营了?”
“合身是合身,轻快不少!” 张飞一屁股坐下,接过侍从递来的另一碗姜茶,牛饮了一大口,随即那粗犷的脸上却显出烦躁,“可那劳什子的火枪队,真是……唉!看得俺老张一肚子火!”
“哦?” 刘备放下碗,认真地看着他。
“大哥你是没瞧见!” 张飞声音又大了起来,带着愤懑,“那帮小子,排成个密麻麻的方阵,像木头桩子似的戳在那儿!就听那哨官扯着嗓子喊:‘举枪!’、‘瞄准!’、‘放!’!然后噼里啪啦一阵响,百步外的木靶子倒是被打得稀烂!可这……” 他猛地站起来,激动地比划着,“这哪叫打仗?这分明是……是匠人作坊里的活计!连血性都没了!哪有挺着丈八蛇矛,策马冲进敌阵,杀他个人仰马翻来得痛快!一刀一枪,见血见肉,那才是真本事!这般远远地放炮打枪,憋屈!忒憋屈了!” 他越说越激动,蒲扇般的大手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都跳了一下。
刘备静静地听着张飞的抱怨,脸上并无不悦,反而带着理解。他深知这位三弟对旧日冲锋陷阵的荣光有多么眷恋,也明白新式战法对传统武勇的巨大冲击。他等张飞发泄完,才缓缓开口,语气如同安抚一个倔强又委屈的孩子:“益德啊,你的勇武,万军辟易,无人能及。这是大哥,是云长,是整个军中皆知的事实。”
张飞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听了刘备的话,情绪稍稍平复。
“可时代不同了。” 刘备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洞悉现实的力量,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技术主管在推行新流程,“曹操在邺城城头架起的那些巨炮,一炮糜烂数十里,血肉之躯如何抵挡?孙权造的铁甲舰,能在海上横冲直撞,我们的楼船如何靠近?益德,你想想长坂坡……” 刘备的语气带上一丝沉重,“若有此等利器,何至于让子龙将军怀抱阿斗,在万军之中九死一生?何至于让那么多忠勇儿郎……白白牺牲?”
张飞脸上的愤懑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痛楚,有不甘,也有思索。
“新军之法,非为抹煞勇武,乃是最大限度的保全有用之身,克敌制胜!” 刘备拿起桌上那份关于江州铁厂的草案,点了点,“就如同这蜀锦要用水力大纺车,耕田要用曲辕犁,皆是求一个‘事半功倍’。新军之法,亦是此理。用更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果。这其中的‘力’,便是那枪炮之威!”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锦官城冬日依然苍翠的景色,语气带着感慨与决心:“昔日我们兄弟三人结义,立志匡扶汉室,解民倒悬。如今时移世易,汉室飘零,群雄皆怀利器。若不能掌握这新力的潮流,仍固守旧日之法……”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张飞,“莫说匡扶天下,便是保全我等兄弟辛苦创下的这片基业,保全追随我们的万千百姓,亦将成为空谈!益德,你是我三弟,更是军中砥柱。这新军操典,这火器战法,不仅你要学,更要你带着那些和你有一样想法的老兄弟们,一起学会、精通、运用自如!这关乎我们的生存,关乎这片土地的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后汉异星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汉异星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