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鲁肃应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充满活力的脚步声沿着木梯响起。孙登的身影出现在观海阁门口。少年约莫十四五岁年纪,眉目间已初具英气,穿着便于活动的劲装,额角还带着薄汗,显然是刚结束晚间的骑射或操舟训练。他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木盒,脸上洋溢着兴奋和一丝完成任务的骄傲。
“父亲!鲁师傅!”孙登快步上前,恭敬地向两人行礼。他先看向鲁肃,带着少年人特有的仰慕:“师傅昨日所授牵星过洋之法,登儿与几位伴读反复演练,已能于静水之上,依星图位置,大致推定舟船方位了!” 接着,他献宝似的将木盒呈到孙权面前,眼睛亮晶晶的,“您看!这是今日船坞营造司大匠所赠,说是西洋贸易船队带回的稀罕物,名唤‘星盘’!据称乃极西之地航海者观星辨位之利器!其上有繁复刻度,能更精妙地测定星辰高度,推算纬度!儿观之其理与我江东牵星术似有相通,却更为精巧!大匠言需仔细参详,儿不敢自专,特来献于父亲!”
鲁肃眼中瞬间爆发出强烈的好奇与兴奋光芒,几乎忍不住要上前一步细看这传说中的西方秘器。
孙权接过那沉甸甸的木盒,打开。黄铜制成的圆盘在阁内灯火下闪烁着神秘而冷硬的光泽,盘面上密布着层层叠叠、精细繁复的刻度环和可以旋转的照准规(Alidade),中心镶嵌着打磨光滑的宝石作为窥孔。冰冷、精密、充满几何学的力量感扑面而来。这绝非江东或中原已有的器物!
他的指尖抚过那些冰凉的、代表星宿或角度的陌生铭文符号,脑海中瞬间闪过陆逊舰队带回的那份标注着“可疑西方势力”的初步简报,以及那几张语焉不详、却提到“奇诡星图”的残页。这小小的铜盘,是否就是那片迷雾中的第一缕微光?它背后又隐藏着一个何等强大的文明?
“好!登儿此事办得极好!”孙权压下心头的波澜,朗声赞道。他合上木盒,目光如炬,扫过儿子朝气蓬勃、充满求知欲的脸庞,又掠过鲁肃那掩饰不住兴奋与凝重的神情,最后落回浩瀚的星空与奔涌的大江。
“鲁卿,”孙权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传孤口谕,命营造司精选通晓算学、天文及营造之巧匠,连同太史局精通历算之博士,明日即至观海阁!给孤把这星盘里里外外的奥妙,连同其所载之星图符文,一丝一毫,都给孤拆解透彻!孤要知晓,这西方之器,究竟比我江东之术,高明多少!”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那无垠的江海星空:“登儿,好好看着!好好学着!这寰宇之辽阔,远超你我想象!我孙氏的未来,不在这一隅江东,不在中原逐鹿!而在日出之地,星海之滨!你今日识得星盘,他日,当执此利器,为我江东巨舰,指引寰宇征途!”
孙登被父亲眼中那前所未有的灼热光芒所震撼,只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大声应道:“儿臣谨记父亲教诲!定不负所望!”
江风浩荡,卷起孙权骑射服的衣袂,猎猎如旗。他挺拔的身姿如同即将离弦的箭,目标直指那星辰大海交汇的未知深处。脚下的江东,是出发的锚地,却绝不是终点。那股锐意进取的强烈意志,在星盘冰冷的微光映衬下,如同无声的惊雷,在鲁肃和少年孙登心中隆隆滚过。
邺城,铜雀台深处,机枢阁。
烛火通明,将巨大的沙盘和悬挂四壁的绢帛地图照得纤毫毕现。空气中弥漫着新制墨汁的浓烈气味和纸张、金属器械特有的味道。这里是曹操掌控的核心“智囊”与“匠作”枢纽,汇聚了“群星会”技术顾问团中最顶尖的头脑和来自各方搜罗的奇巧匠人。此刻,阁内异常安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中央一张宽大的檀木条案上。
案上摊开的,并非军事舆图,而是一幅由无数细密墨线构成的巨大几何图形,线条刚劲冷硬,透着一股非人的精确。图形周围密密麻麻布满了陌生的符号和算式,其逻辑之严密,结构之繁复,远超《九章算术》的范畴。图形正上方,一行凌厉如刀刻的小字:非欧几何图式推演·空间曲率初探·残卷三。
曹操站在案前,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悬在图纸上方几寸处,仿佛怕惊扰了那冰冷线条构成的奇异世界。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中的探针,一丝不苟地扫过每一道曲线,每一个陌生的符号。在他左侧,是“群星会”中精通数理和工学的首席顾问徐岳(宿主身份为东汉末算学家,本体为某大学数学系教授),这位平日里沉稳如山的老者,此刻额头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眼中充满了惊骇与狂热的求知光芒。
“明公……”徐岳的声音干涩而激动,“此图……此图所示之‘曲面三角’,其角度之和……竟非一百八十度!这……这彻底颠覆了欧几里得之基石!还有这些符号……Σ(求和)、∫(积分)、▽(梯度),其运算规则虽与眼下之算学有迹可循,但其精炼与深奥,远非我辈所能及!这绝非我华夏已知之传承,甚至……不似此世应有之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后汉异星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汉异星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