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大殿那扇沉重的、镶嵌着青铜铆钉的巨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外界模糊的喧嚣。门轴发出的悠长呻吟,如同一个迟暮巨人的叹息,回荡在空旷的殿前广场上。曹操——如今帝国皇帝曹丕身后最核心的枢密使,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他挺直的背影在冬日的晨光里拖出长长的影子,脚步落在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上,发出规律而冷硬的笃笃声,像是某种永不停止的计时器。
刚才殿内关于《寰宇帝国基本法》中那繁复到令人头疼的央地权力划分条款的争论,每一句都清晰地刻在他脑中。那些条文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冀州豪强不满的面孔、荆州官员步步为营的试探、凉州驻军将军对军需调拨迟迟未定的焦躁等待……他微微闭了闭眼,试图驱散那些具体场景带来的压迫感。效率,最优解,精确的权责划分。 这些由他程序员灵魂带来的本能追求,在治理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时,却如同试图用一套代码去囊括整个混沌宇宙的运行规则般力不从心。矛盾不是漏洞,是系统固有的复杂性本身。他需要新的算法,而算法需要数据支撑——来自更广泛层面的信息。
“陛下口谕,咨议院首议将于午时初刻在‘明理堂’举行。议题已定,为‘制造局劳工之权益保障’。” 一名身着深青色侍从官袍服的内侍无声无息地出现在甬道侧方,垂首禀报。
“知道了。” 曹操脚步未停,只从喉间挤出极简的回应。劳工权益保障? 曹丕——这位年轻皇帝比他预想的更加敏锐。当朝堂纠缠于顶层权力的蛋糕分割时,曹丕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支撑整个帝国工业巨塔的基石。基石不稳,再辉煌的塔尖也会崩塌。这的确是一个切入社会深层肌理、观察帝国新血脉流动的最佳窗口。
他下意识地加快步伐,走向皇城东北角那座新落成的、带有明显帝国“新风格”的建筑——明理堂。不再是传统宫殿的飞檐斗拱,而是采用了更加简约的几何线条,巨大的拱形玻璃窗将冬日的阳光大片地引入。实用,透明,开放。 这些他曾极力倡导的理念,此刻化为实体,矗立眼前。
午时未到,明理堂外已是人声鼎沸。这景象,即使以曹操的阅历,也感到几分陌生。高大的青石台阶之下,宽阔的广场仿佛被无形的沟壑分割。一侧是早已停满的各色华贵马车,装饰着家族徽记的车帘垂落,偶尔掀开一角,露出朝中诸公或衣冠楚楚的富商大贾矜持而略带审视的脸庞。仆役们安静地垂手侍立,保持着肃穆的距离。
而巨大台阶的另一侧,则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涌动着生命力的海洋。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那里,绝大多数是男人,青壮年居多。他们穿着染有洗不掉油污的短褂,露出粗糙有力的臂膀,脸庞被炉火和阳光打磨得黝黑发亮,指节粗大,带着长年累月与钢铁、煤炭、蒸汽机器搏斗的痕迹。他们或站或坐,更多的是焦灼地来回踱步,低声交谈着,嗡嗡的议论声汇聚成一片低沉的潮汐,拍打着明理堂的基石。他们的眼神里混杂着疲惫、愤怒,以及一丝被召集于此、仿佛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不敢置信的希冀。人群之中,隐约可见一些臂缠布条、神情更加激愤沉毅的人,正被工人们簇拥着,低声而快速地布置着什么——他们是各个工厂里推举出的工人代表,或是新冒头的工会组织者。
明理堂那扇比正殿小不了多少的、镶嵌着透明平板玻璃的大门敞开着,台阶之上,两排身着崭新制式深蓝军服、佩戴“寰宇近卫”臂章的卫兵肃立,仪仗般的长戟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将无形的秩序线牢牢划开。空气里弥漫着劣质烟草、汗水和冬日清冽寒气的混合味道,还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属于新兴工业区人群聚集的躁动气息。
曹操并未走正门,而是从侧廊的一道不起眼小门悄无声息地进入。门内是一条光线稍暗的通道,墙壁厚实,隔音极好,瞬间将外界的喧嚣压低了一个量级。他沿着通道快步上行,推开一扇包着深色皮革的门,眼前豁然开朗。
他置身于明理堂最高层,一个悬挑而出的、半圆形的了望回廊。回廊前方是一整面巨大的、近乎落地的单向玻璃墙,如同一个冷眼旁观的巨人之眼,能毫无遮挡地俯瞰整个议场,而议场中人却无法窥知回廊的存在。玻璃下方边缘,巧妙地安置了一排精巧的黄铜传声筒,确保回廊里的人能清晰捕捉议场内的每一声辩论。
此刻,回廊里并非只有他一人。一个身着素雅深青色锦袍、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身影,正背对着他,静静伫立在玻璃墙前。正是蔡琰——帝国崇文馆大学士。
“苏清,” 曹操走到她身旁,习惯性地用了她在穿越者内部的名字,声音低沉,“下边情形如何?”
蔡琰没有回头,目光依旧穿透单向玻璃,落在下方正在逐渐就座的人群上。“如你所见,山雨欲来。” 她的声音平静,带着历史学者特有的洞察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三方的代表都已入场,泾渭分明。火药味隔着玻璃都闻得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汉异星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后汉异星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汉异星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