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水生是在鱼汤的鲜香中醒来的。
张氏用昨晚剩下的鱼头鱼骨又熬了一锅浓白的汤,贴了几个掺了玉米面的饼子,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
吃完早饭,王水生跟李强一起出了门。
李强去上班,王水生则径直前往街道办。
街道办离南锣鼓巷不远,在一个看起来以前可能是某个小庙或者大户人家祠堂的四合院里。
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进进出出的人不少,大多带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王水生打听了一下,找到了王主任的办公室。门开着,他敲了敲敞开的门板。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中年女性干练的声音。
王水生走进去。
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
一张旧办公桌,两把木头椅子,一个文件柜,墙上照例挂着主席像和红旗。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剪着齐耳短发、穿着灰色列宁装的女干部正伏案写着什么,她鼻梁上架着眼镜,正在办公真。这就是王主任。
“王主任,您好。”王水生客气地打招呼。
王主任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王水生,脸上没什么表情:“同志,有什么事?”她的语气公事公办,带着点基层干部特有的审慎。
“王主任,我叫王水生,是94号院赵三爷介绍来的。想问问咱们街道南锣鼓巷94号院西厢房那间空房,能不能租给我?”王水生说明来意,特意提了赵三爷,这在街面上是好使的。
听到94号院和赵三爷,王主任的表情缓和了一些。
她放下笔,身体向后靠了靠:“哦,老赵头昨天傍晚是来跟我打过招呼了,说院里来了个不错的年轻人想租房。就是你啊?”
“是我,王主任。我刚在轧钢厂后勤处找了个临时工的差事,想着有个固定住处,也好安心工作。”王水生顺势把自己的临时工证拿出来,双手递了过去。这年头,有个正式单位(哪怕是临时工)是极大的信用背书。
王主任接过小本子仔细看了看,又抬头看看王水生,眼神里的审视少了几分:“嗯,轧钢厂的临时工,也是正经工作。那间房确实是街道管的空房,一直堆些杂物,也好久没人住了。你想租,倒是可以。不过有些话得说在前头。”
“您说,王主任。”
“第一,房子比较旧,有些地方可能漏雨,窗户也不太严实,这些都得你自己想办法收拾,街道上没这笔维修费。”
“没问题,我自己能修。”
“第二,租金一个月三块钱,必须先交押金五块。租金按月交,不能拖欠。水电费按院里规矩分摊。”
“应该的。”
“第三,必须遵守街道和院里的各项规定,不能惹是生非,不能搞封建迷信,不能带不三不四的人回来住。”
“王主任您放心,我是正经想找个地方落脚过日子,绝对遵守规定。”
王主任见王水生答应得爽快,态度也好,脸色又好看了些。
她拉开抽屉,拿出一本厚厚的登记簿和一份油印的租赁合同。
“那行,在这登记一下。姓名,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原住址…”王主任一边说,一边指着登记簿的栏目。
王水生拿起桌上的钢笔,一笔一画地认真填写。
写到原住址时,他顿了顿,还是如实写下了冀省老家的地址。
王主任看着,没说什么。
等王水生填完,她又把那份格式合同推过来:“看看条款,没问题就在下面签字按手印。”
王水生仔细看了一遍,内容很简单,就是刚才王主任说的那些要求。
他爽快地签上名字,又从桌上的印泥盒里蘸了红色印泥,在名字上按了个清晰的手印。
王主任收起合同,拿出一串钥匙,摸索着解下一把有些锈迹的铜钥匙,递给王水生:“喏,这是房门钥匙。94号院西厢房北边那间就是。押金五块,这个月租金三块,一共八块钱。”
王水生早就准备好了钱,掏出八张一元纸币,整整齐齐地放在桌上。
王主任点清收好,开了张简单的收据给他,语气终于带上了点温度:“好了。小王同志,以后就是咱们街道的居民了。好好工作,跟邻居处好关系。”
“哎!谢谢王主任!给您添麻烦了!”王水生连声道谢,小心地把钥匙和收据揣进兜里。
这年头,一把钥匙代表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意义非凡。
走出街道办,阳光正好。
王水生摸着口袋里那把沉甸甸的钥匙,心里充满了踏实感。
在京城,他终于要有一个自己的家了!
他没有立刻回94号院,而是拐去了附近的杂货店。
用刚剩下的钱,买了一把新扫帚,一个簸箕,一块抹布,还有一把锤子和几根钉子——他记得王主任说房子可能有些破旧。
提着这些东西,他回到了94号院。院里静悄悄的,大人们都去上班了,孩子们大概也出去玩了,只有赵三爷坐在屋檐下听收音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之我与她不得不说的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之我与她不得不说的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