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生夜间“送温暖”的行动范围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
尽管他行踪飘忽,刻意避开人群,但在这个信息闭塞却又充满街头智慧的时代,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终究还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最先察觉异样的是那些常在夜里讨生活的人。
比如赶大车深夜进城的车把式,比如负责夜里清扫街道的清洁工,再比如一些住在偏僻角落、睡眠很浅的老人。
他们偶尔会在深夜或凌晨,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骑着自行车飞快地掠过,车后座似乎驮着不轻的东西。
有时,他们会在某些乞丐或逃荒者聚集的角落,发现一些来路不明的、吃剩的红薯皮。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曾在不同的地方,连续几天晚上都瞥见过同一个模糊的车影,但一眨眼就不见了。
流言开始在一些底层的、边缘的圈子里悄悄传播。
“听说了吗?最近晚上有个‘红薯影子’……”
“啥影子?”
“就一骑车的,神出鬼没,专给那些快饿死的人送热乎红薯!”
“真的假的?有这好人?图啥啊?”
“谁知道呢……许是哪个积阴德的大善人吧?”
“扯吧,我看没准是敌特搞什么花样呢!”
“嘘……小声点!别瞎说!”
这些流言也零零星星地传到了街道办和派出所的耳朵里。
王主任和片警老周也听说了几句,起初并没太在意,只当是老百姓以讹传讹。
这年头,怪事多了去了。
但只要没发生刑事案件,没引起恐慌,他们也就暂时持观望态度。
也有那么一两个游手好闲、心思不正的混混,听说有人晚上到处发好吃的,动了歪念头,想蹲守一下,看看能不能抢点好处,或者至少看看这“冤大头”到底是谁。
然而,他们的企图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王水生的行动根本无迹可寻。
他自己都是随心所欲,走到哪儿算哪儿,全凭一时兴起和看到的实际情况决定路线和目标。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下一个小时会出现在哪个街区,别人想提前蹲守他,无异于大海捞针。
偶尔有那么一两次,真有混混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撞见了正在发放红薯的王水生。
他们刚想围上去,王水生反应极快,立刻蹬上自行车,仗着车况好、体力足,三拐两拐就钻进复杂的小胡同里,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甚至不需要动用小世界这个终极避难所,仅凭对地形的快速学习和自行车的机动性就足以摆脱这些乌合之众。
有一次,三个混混把他堵在了一个看似死胡同的地方。
“小子!把东西和钱留下!”
王水生看着逼近的三人,脸上毫无惧色,反而笑了笑。
就在对方一愣神的功夫,他连人带车,瞬间原地消失!
是真的凭空消失!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三个混混当场吓傻了,揉揉眼睛,看着空无一人的死胡同,寒毛直竖。
“鬼…鬼啊!!”
三人屁滚尿流地逃了,从此再也不敢打“红薯影子”的主意,甚至成了这个都市传言的坚定信奉者和传播者。
王水生得知这些流言和试探后,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
他有绝对的自信和底牌,这点风浪根本不算什么。
他甚至有点恶趣味地觉得,“红薯影子”这外号还挺带感。
不过,随着他救助范围的扩大,小世界里的红薯产量也开到了最大马力。2:1时间流速下的“速生红薯区”日夜不停地疯狂产出,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堆积如山的红薯藤。
这些藤蔓绿油油的,富含纤维,但人不能吃,堆在那里既占地方,时间长了还会腐烂。
一开始,王水生只是简单地将它们堆积在角落,任其自然分解成为土地的肥料。
但这毕竟是一种浪费,而且处理速度跟不上产生的速度。
“得想办法利用起来……”王水生琢磨着。
他意识沉入系统商城的中级农业板块,仔细浏览起来。
很快,他的目光被“畜牧”分类吸引了。
点进去,里面果然有各种家畜家禽的幼崽或种蛋出售。
“猪崽……羊羔……鸡苗……鸭苗……”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形成。
这些红薯藤,不就是现成的、极好的青储饲料吗?
他的目光锁定在了猪和羊上。
猪长得快,产肉多;羊吃草(藤)同样厉害,还能产奶(虽然他现在没母羊)。
关键是,养殖它们可以完美消耗掉过剩的红薯藤,形成一个小生态循环!而它们的粪便,又是极好的肥料,可以反哺黑土地,减少他从商城里购买肥料的积分消耗!
“完美!”
说干就干。
他在小世界远离作物区和湖泊的地方,划出了一大片空地。
用意念垒起简单的石头围栏,搭建了几个简陋却结实的棚舍。一个简易的养殖场初具雏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之我与她不得不说的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之我与她不得不说的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