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市追捕的警笛声尚未在夜色中远去,疗养院临时指挥室的灯光依旧亮如白昼。技术组的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银行流水数据正在快速滚动,键盘敲击声与打印机的嗡鸣交织,打破了深夜的沉寂。江澈奔赴边境追缉李伟的同时,林砚牵头对张诚的金融轨迹展开深度挖掘,试图从资金流中找到地下实验室与黑市交易的隐秘关联。
“张诚的公开银行账户很干净,工资收入稳定,没有大额收支记录,看起来和普通工薪族没区别。”负责金融调查的警员小李将打印好的流水单摊在桌上,指尖划过一行行小额转账记录,“但有个疑点,他工作十年,没房没车,银行存款只有不到五万元,这和他‘核心管理员’的身份不太匹配——疗养院的核心管理人员,福利待遇远不止这个水平。”
林砚拿起流水单,逐页翻阅,目光停留在每年年底的几笔“奖金”转账上:“这几笔奖金来自瀚海重工的关联公司,金额不大,但备注很模糊,只写着‘补贴’。而且转账账户都是短期存在的空壳公司,转账后很快就注销了,明显是刻意隐藏资金来源。”
他顿了顿,补充道:“张诚肯定有隐秘账户,用来存放参与地下实验室和黑市交易的非法所得。他之前向护士打听资金转移海外的方式,说明这些非法资金的数额不小,而且他早就做好了跑路的准备。”
技术组立刻启动隐秘账户排查程序,通过税务记录、水电缴费凭证、第三方支付平台流水等多维度数据交叉比对,终于在凌晨三点有了突破性发现。“找到了!”小李猛地拍下键盘,屏幕上弹出一个以张诚母亲名义开户的银行账户,“这个账户开户时间是五年前,正好是地下实验室启动后不久,开户银行在邻省一个偏远县城,平时很少有交易记录,但每年都会有几笔大额资金转入,转入账户全是境外匿名账户。”
屏幕上的账户流水清晰显示,该账户五年内累计入账高达1270万元,资金来源错综复杂,既有境内空壳公司的转账,也有加密货币兑换后的人民币入账,甚至有几笔来自东南亚赌场的“ winnings”转账——显然是黑市交易的洗钱渠道。更关键的是,每笔资金入账后,都会在短期内被拆分,转入多个不同的匿名账户,最终流向境外。
“看这笔交易记录。”小李指向2021年的一笔50万元转账,“转入方是一家名为‘盛通贸易’的公司,我们核查过,这家公司表面上做建材生意,实际上是暗网‘血色黎明’的境内洗钱通道,负责人已经在三年前潜逃海外,至今下落不明。”
林砚让技术组调取该账户与境外账户的交易明细,发现其中一个境外账户的交易对手,赫然是“蜂巢”基地被捣毁后查封的资金账户。“这些资金不仅是张诚的‘好处费’,更是地下实验室的运营资金和基因药物的交易回款。”林砚分析道,“张诚作为核心管理员,负责对接黑市交易的资金结算,他的隐秘账户相当于‘中转仓’,一边接收交易款,一边向海外转移资金,支撑顾维安的实验计划。”
进一步核查发现,该账户在李伟作案前一周,有一笔200万元的大额转账,收款方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的离岸账户,转账备注为“货物尾款”。“这笔钱很可能是张诚准备转移的‘跑路资金’。”小李补充道,“但转账后第三天,这笔钱又被原路退回,退回备注是‘交易失败’,大概率是他还没找到安全的海外收款渠道,或者被对方察觉了异常。”
“不是交易失败,是被李伟察觉了。”林砚摇头,指尖点在退回交易的时间点上,“这笔钱退回的时间,正好是李伟开始在疗养院附近潜伏侦查的时间段。张诚想要卷款跑路,背叛顾维安的余党,这才是李伟急于杀他灭口的直接原因——他们不能让张诚把这笔巨额资金带走,更不能让他泄露资金转移的渠道。”
技术组顺着资金流向继续深挖,发现张诚的隐秘账户与多个黑市交易人员的账户有过间接关联,其中一个账户的持有人,正是之前在“蜂巢”基地被捕的武装人员。“这个武装人员负责基因药物的境内运输,他的账户曾多次收到张诚账户的‘运输费’转账。”小李汇报,“而且我们发现,这些转账的时间点,与五起连环凶案的案发时间有微妙的重合,每次案发后不久,都会有一笔资金转入该账户,可能是‘清理费’或‘封口费’。”
更令人震惊的是,账户流水显示,张诚曾在一年前向一家境外生物科技公司转账80万元,该公司表面上从事基因检测技术研发,实则是顾维安获取实验设备和原材料的渠道。“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个化名,真实身份是顾维安的远房亲戚,负责为地下实验室采购受管制的生物试剂和精密仪器。”技术组负责人补充道,“我们已经将该公司的信息同步给国际刑警,正在追查其实际运营地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深渊缉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渊缉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