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招供的东南亚分装厂线索刚同步给国际刑警,核心实验室服务器的深层数据中,一个频繁出现的名字引起了林砚的注意——陈景明。服务器的“人员管理”文件夹显示,此人是Y-327试剂临床实验的“协作方代表”,负责提供实验场地、招募“志愿者”,甚至参与部分实验方案的设计。而当技术组将这个名字输入数据库检索时,一个令人震惊的身份浮出水面:陈景明,省内知名慈善医院“仁心医院”的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续三届市政协委员,以“医者仁心”“公益先锋”的形象深入人心。
“完美的伪装。”林砚看着陈景明在各类公益活动中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温文尔雅,笑容谦和,很难将其与残酷的人体实验联系起来,“顾维安的实验网络能隐藏五年不被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景明的公开身份——慈善医院院长的光环,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掩护,还能方便地获取实验体和医疗资源。”
技术组立刻对陈景明的背景展开全面调查。资料显示,陈景明出身医学世家,早年留学海外,主攻基因编辑技术,回国后创办仁心医院,以低价医疗、免费义诊等公益项目迅速积累口碑,成为医疗界的“明星人物”。但深入调查后发现,他的履历存在多处疑点:留学期间的部分研究成果无法核实,仁心医院的部分资金来源不明,且医院的基因检测中心成立时间,与地下实验室启动时间高度吻合。
“仁心医院的基因检测中心,表面上是为患者提供基因诊断服务,实则是顾维安筛选实验体的‘筛选站’。”技术组负责人汇报,“我们调取了医院的就诊记录,发现近五年内,有28名符合‘实验体特征’的患者(多为贫困群体、流浪者、重症患者)在接受基因检测后失踪,这些失踪者的基因序列,与服务器中部分实验体的基因数据完全匹配。”
更关键的是,仁心医院的财务报表显示,近五年内有高达3.2亿元的“公益捐赠”,捐赠方多为境外匿名机构,这些资金的流向与张诚的隐秘账户、瀚海重工的关联公司存在间接关联。“这些‘公益捐赠’,实际是实验项目的运营资金。”林砚分析道,“陈景明用慈善医院的名义接收资金,再通过医院的采购渠道,为地下实验室购买受管制的生物试剂、精密仪器,完美规避了监管。”
江澈在边境完成李伟和顾明远的交接后,立刻带队前往仁心医院进行秘密侦查。医院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气,大厅内悬挂着陈景明与各级领导的合影,以及患者送来的锦旗,处处彰显着“慈善”与“专业”。但江澈敏锐地发现,医院的基因检测中心安保异常严格,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且检测中心的窗户全部安装了单向玻璃和电磁屏蔽装置。
“我们伪装成患者家属,向医护人员打听基因检测中心的情况,发现他们对此讳莫如深,只说‘是特殊研究区域,不对外开放’。”江澈通过对讲机向林砚汇报,“而且我们注意到,检测中心的垃圾清运有专门的通道,由特定的车辆运输,与普通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这与疗养院的实验废料处理模式高度相似。”
林砚让技术组调取仁心医院的建筑图纸,发现基因检测中心的地下部分有一处未标注用途的区域,面积约150平方米,通过一条隐藏的通道与医院的地下停车场相连。“这个未标注的区域,很可能是陈景明的私人实验室,用于进行小规模的Y-327试剂研发和实验体初步筛选。”林砚判断,“通道连接地下停车场,方便将筛选后的实验体转移至疗养院的核心实验室,同时也能隐藏实验痕迹。”
为了获取确凿证据,江澈安排两名侦查员伪装成应聘的医护人员,成功进入仁心医院。通过内部侦查,他们发现基因检测中心的地下区域果然存在一个隐秘实验室,实验室内部的布局与疗养院的核心实验室相似,设有实验操作区、试剂储存区和临时关押舱,部分仪器上还残留着Y-327试剂的痕迹。
“实验室的电脑中存储着部分实验数据,与疗养院服务器的实验记录相互印证。”卧底侦查员汇报,“我们还发现了一份陈景明与顾维安的加密通讯记录,内容涉及实验体的筛选标准、试剂的优化方案,以及如何利用慈善医院的公益项目掩盖实验真相。”
与此同时,技术组通过分析王坤的供述和服务器数据,发现陈景明不仅是实验的协作方,还是Y-327黑市交易的“保护伞”。仁心医院的部分医生,在陈景明的授意下,将Y-327试剂伪装成“新型抗癌药物”,推荐给部分重症患者,实际是在进行非法临床实验,同时也为黑市交易提供了“合法”的流通渠道。
“有3名重症患者在使用了所谓的‘新型抗癌药物’后,出现了与实验体类似的症状,最终因器官衰竭死亡,死亡原因被医院记录为‘病情恶化’。”技术组负责人汇报,“我们已经联系到这3名患者的家属,获取了患者的病历和用药记录,这些都将成为指控陈景明的关键证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深渊缉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渊缉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