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抬眼,见她眼底虽红,却亮着坦荡的光,心头先松了半分——他素来信毓恪,这位从前孝懿仁皇后身边的老人,跟着他长大,最是忠诚耿直,从不会像旁人那般藏着掖着,更不会说半句虚言。果不其然,毓恪刚屈膝站稳,便直言道:“太后这些时日总以药苦为由不肯喝,昨夜咳得整宿没合眼,今早连抬手的力气都没了,连粥都咽不下几口。李嬷嬷偷偷跟我说,太后像是没了心气,昨夜摸着先帝的旧玉佩,竟说‘活着也是拖累’,恕奴婢多嘴一句:太后娘娘那模样……看着是真的油尽灯枯了。”
“朕知道了。”皇帝闭了闭眼,指尖抵着眉心,沉沉叹出一口气,那口气里满是无力。他早知道太后的身子撑不了太久,却没料到会来得这么快,快得让他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连好好尽孝的时间都不够。
毓恪枯瘦的手指死死绞着帕子,那方素绢已被揉搓得几乎碎裂。她垂首沉默良久,终是抬起浑浊却异常清亮的双眼,声音在殿内缓缓漾开:
苏总管方才来传话时,将毕监正观测天象的细节都说得明白。紫微星旁阴云缠煞,直指太后凤体——这话如今寿康宫里已无人不知。连那些伺候过三朝的老嬷嬷,都在暗中备着香烛,就盼着龙胎早日降世,好冲散这煞气。
她向前微倾,目光凄楚中暗藏锋芒:皇上素来不信这些,奴婢明白。可这天象之说,千百年来早已深入民心。毕监正食君之禄,执掌钦天监,他的话代表的已不只是个人见解,而是上苍的示警。
殿内烛火忽地一跳,映得她眼角细纹如刀刻般深刻:如今满朝文武都在观望,天下百姓都在等待。若皇上执意置之不理,明日早朝,御史台的折子必定如雪片般飞来。到那时,违逆天意、不孝太后的罪名一旦坐实,损伤的不仅是皇上的圣明,更是大清的体统。
她缓缓跪倒在地,声音轻却字字如锤:奴婢斗胆说句诛心的话——皇上,这江山社稷才是根本。什么都不能动摇您的皇位,即便是华贵妃与她腹中之子,若到了必要关头,也该为大清国本有所牺牲。天下好女子数不胜数,皇上切不可因一时妇人之仁,而误了社稷千秋。
她俯身叩首,额头轻触冰凉的金砖:奴婢此言虽逆耳,却句句都是为了大清的万年基业。皇上圣明,当知取舍。
喜欢华妃重生之回到火烧碎玉轩前三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华妃重生之回到火烧碎玉轩前三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