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御蛮关。
留守的玄同道长与边军统帅杨老将军闻讯,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当看到仅剩的四人,尤其是听到林青阳用沙哑、悲怆的声音,断断续续讲述完腾格里城的经历——那邪异的青铜鼎、那血肉仪式、那半步天人的大祭司、尤其是枯禅大师涅盘化光、石破天焚身开路、沐清风何足道等人慨然断后……
玄同道长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瞬间失去了所有血色,他踉跄后退一步,扶住了旁边的城墙垛口,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道袍无风自动,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恸与杀意在他眼中交织。他闭上双眼,久久不语,唯有微微颤抖的胡须显示着他内心的滔天巨浪。
而那位鬓发皆白、身经百战的铁血老将杨老将军,此刻亦是虎目含泪。他猛地一拳砸在坚硬的墙砖上,鲜血从指缝间渗出,他却浑然不觉,声音哽咽,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石帮主……枯禅大师……沐大侠、何大侠……还有诸位好兄弟……你们……走好!此仇,我北疆军民,铭记于心!此恨,必以血偿!”
“传我将令!” 杨老将军猛地站直身体,声音如同金铁交鸣,传遍城头,“全军缟素三日,祭奠英魂!所有将士,擦拭刀剑,备足箭矢礌石!北莽若敢来犯,必叫他们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城头上下的将士们,眼含热泪,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悲愤之气直冲云霄。那些幸存的中原武林人士,更是捶胸顿足,痛哭失声,随即便是冲天而起的报仇誓言,恨不得立刻杀回北莽。
很快,最新一期的《万知楼·天下风云录》特辑,以远超平日的速度,通过信鸽、快马,发往大晋的每一个角落。其封面赫然用朱笔写着触目惊心的标题:《碧血染北莽,丹心照山河——泣记腾格里之役诸烈士》。
告示以极其详实而悲怆的笔触,将北莽王庭深处的邪异仪式、青铜鼎的诡谲、“不死士兵”的根源、大祭司兀突革借助邪力达到半步天人之境的恐怖实力,公之于众。但更多的篇幅,则留给了那些英勇赴死者。
“……少林枯禅大师,悲悯众生,见妖邪横行,苍生倒悬,慨然施展佛门无上秘法‘涅盘往生诀’,身化金色佛光,照耀黑暗,硬撼半步天人之威,为同道开辟一线生机!其光虽逝,其神长存!”
“……丐帮石破天帮主,豪气干云,性情如火,面对绝境,长笑燃命,施展‘焚天燃命大法’,以血肉之躯化作焚天烈焰,玉石俱焚,其吼声‘走’字,震颤王庭,乃侠义之绝响!”
“……长河沐清风、昆仑不足道……等诸多宗师、侠士,为护同道,慷慨断后,力战而竭,血染异域……其行感天动地,其志永垂不朽!”
“……此非一城一地之争,乃正气与妖邪之搏,乃侠义对苍生之护!英魂已逝,浩气长存!北疆风雪,当记此恨!大晋山河,永念此恩!”
这期万知楼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投入了一颗冷水,瞬间在整个大晋甚至南璃炸开。
从边关到江南,从市井街巷到深宫内院,无人不在议论。酒楼茶肆,说书人拍案而起,涕泪交加地讲述着那远在北莽的惨烈一战;文人墨客愤然提笔,写下无数悼念英烈、抨击妖邪、鼓舞士气的诗词文章,在各地迅速流传;各地城门、武馆、镖局门前,自发聚集起大量的民众和江湖人士,他们设立灵位,焚香祭拜,哭声震天,随即便是冲天而起的报仇雪恨的呐喊。
就连一直沉迷炼丹长生、现今才略显勤政之相的皇帝,在阅读了万知楼特辑和听了朝臣激昂的奏报后,也难得地开了次大朝会,下旨褒奖诸烈士,追封官爵,抚恤家属,并严令北疆各关守将,全力备战,不得有误!
御蛮关内,悲愤的气氛转化为实质的战意。将士们默默地臂缠白布,擦拭着雪亮的刀枪,检查着守城弩的弓弦,眼神中除了悲伤,更多是同仇敌忾的决绝。玄同道长亲自为牺牲的众人设立了灵堂,带领留守的武林人士和部分将士祭奠,香火三日不绝。
同样的情景,也在北疆其他各大关隘上演。拒北关、镇北关、雁门关……消息传来,守关大将无不悲愤,将士们无不扼腕,随即便是更加严格的操练和戒备。中原武林剩余的力量,以及闻讯后从各地日夜兼程赶来的援军,使得各关隘的实力在悲痛中反而得到了增强。
然而,就在这悲愤与战意凝聚到顶点之时,来自北莽的大汗金令,如同裹挟着冰雹的北风,传遍了草原,也传到了大晋边关。
檄文措辞严厉,极尽颠倒黑白之能事,怒斥大晋朝廷纵容武林败类,潜入北莽圣城,“亵渎长生天神圣祭坛”,“刺杀德高望重的大祭司”,宣称此举乃是对北莽信仰和整个草原的奇耻大辱,是“长生天”降下神罚,命草原勇士南征讨逆的明证!
以此为借口,北莽大汗阿里不哥,终于彻底整合了内部力量,征调了北原所有部落的控弦之士,动员了举国之兵!连同那些数量明显增多的、眼神空洞的“不死士兵”方阵,组成了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军队。战旗猎猎,刀枪如林,如同黑色的死亡潮水,在草原上汇聚。阿里不哥亲率主力,战锋直指大晋北疆的脊梁,第一雄关——拒北关!真正的、关乎国运的全面战争,在这一刻,悍然爆发!狼烟冲天而起,从边境各处烽火台接力传递,警报瞬间传遍整个北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证道红尘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证道红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