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日光,已褪去了夏日的酷烈,变得温煦而明亮。官道两旁的林木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黄与红,风过处,便有叶片打着旋儿飘落,铺就一层斑斓的地毯。林青阳与沈孤雁二人,便是在这样一片秋光潋滟中,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终于在这一日的午后,望见了那座横亘于天地之间、象征着大晋无上权柄与千年荣光的巨大城池——京师。
两人不约而同地勒住了马缰,驻足于官道尽头。纵使早已在脑海中想象过数次,亲眼目睹这帝国心脏的磅礴气象,依旧带来些许的震撼。
城墙,并非简单的“高耸”二字可以形容。它如同一条沉睡的太古巨龙,由无数巨大的、泛着沉黯青灰色光泽的条石垒砌而成,蜿蜒盘踞,其高度与厚度,不输于他们见过的任何边关雄隘。墙体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每一道裂纹仿佛都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墙头,垛口如巨兽獠牙,密密麻麻,无数面金色镶边的龙旗在干燥的秋风中猎猎作响,舒展着皇家威严。那巨大的、可供数辆马车并行的城门洞,如同巨兽张开的口,吞吐着川流不息的人潮与车马。护城河宽阔得近乎不真实,水面在日光下泛着细碎的粼光,倒映着城楼巍峨的影子,更添几分深不可测的森然与威仪。
“这便是京师……”林青阳轻声道,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凝沉。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建筑的宏伟,更是一种无形的、厚重的、如同实质般压迫在心头的气息——那是权力、财富、阴谋与无数欲望交织混杂后,沉淀了数百年的独特气场,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又隐隐排斥。
沈孤雁微微颔首,清冷的眸子缓缓扫过那绵延至视线尽头的城墙轮廓,仿佛在评估着这座巨城的防御与气机。她轻声道:“气象果然非凡,只是不知这繁华之下,藏着多少暗流。” 她的手,不自觉地轻轻拂过腰间那柄长剑冰凉的剑柄,似乎唯有这熟悉的触感,才能在这陌生的庞然大物面前,带来一丝心安。
二人不再停留,轻轻一夹马腹,驱马向着那最为高大、悬挂着“正阳门”鎏金匾额的城门行去。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那股人烟鼎沸的喧嚣热浪。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挑担的货郎、赶车的商贾、步行的百姓、鲜衣怒马的贵人……构成了一幅鲜活而繁杂的帝都入城图。守城的兵士们盔明甲亮,神情肃穆,一丝不苟地查验着往来人等的身份文牒,维持着秩序。
当林青阳和沈孤雁这两骑,带着一身与周遭繁华喧嚣格格不入的、仿佛来自遥远边关的风尘与江南水乡的温婉之气靠近时,立刻引起了守门兵士的注意。他们胯下的战马神骏非凡,蹄声铿锵,本身就已不凡。领头的一名队正,按着腰刀,刚想依照规程上前盘问,目光落在当先那名青衫青年的面容上时,猛地一愣。
那青年面容俊朗,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眉眼间却带着历经世事的沉稳,虽风尘仆仆,却难掩其挺拔如松的气质。队正只觉得这面容异常眼熟,心脏不受控制地急跳起来。他又飞快地瞥了一眼青年身旁那位白衫女子,清丽绝俗,气质清冷如雪巅幽兰……一个几乎刻印在脑海中的形象瞬间与眼前之人重合!
这队正显然是个关心时事的,对万知楼发布的《北疆英雄录》以及下面人传阅过的、描绘着主要功臣形貌的简易画图形记忆深刻。他脸上的严肃神情如同被阳光融化的冰层,瞬间被一种混合着激动、难以置信和近乎狂热般的崇敬之色取代。他甚至完全忘记了查验身份文牒这最基本的规程,猛地挺直身躯,如同标枪,右手握拳,用尽全身力气,重重叩击在胸甲之上,发出“咚”的一声沉闷而响亮的撞击声,用因为极度兴奋而有些变调、却依旧洪亮的声音吼道:
“是林宗师!还有沈女侠!北疆的英雄!拒北关的英雄来了!”
这一声呼喊,如同惊雷,骤然炸响在喧闹的城门口。刹那间,仿佛时间凝滞,周围所有的嘈杂声——商贩的叫卖、车马的轱辘、行人的交谈——都为之一静。无数道目光,带着惊愕、好奇,最终化为与那队正相似的激动,齐刷刷地聚焦在这两位刚刚下马的年轻人身上。
那些原本面无表情、机械执行着公务的兵士们,先是愕然,待看清来人,眼神瞬间变得炽热。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如同受到无形的指令,齐刷刷地挺直腰板,右手握拳,叩击胸甲!
“咚!咚!咚!”
沉闷而整齐的叩甲声,仿佛战鼓擂响,带着一种庄严的韵律。
“恭迎林宗师!”
“恭迎沈女侠入京!”
这自发而成的、发自肺腑的军礼,这震耳欲聋的呐喊,让林青阳和沈孤雁都微微一怔,随即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触动。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普通士兵眼中那份纯粹的、不掺杂任何利益的崇拜与尊敬。那是对守护了他们家园、让他们得以在此安居乐业的英雄,最直接、最朴素的情感表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证道红尘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证道红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