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帆、玄同道长、千晓先生等人面色平静,对此早有预料,眼中甚至带着一丝了然与嘲讽。部分来自边军的普通将领或许被眼前的荣华所迷,面露喜色。但如岳天、云飞扬等新锐少壮派军官,以及一些性情耿直的江湖人,则已微露不满之色,只是强自压抑着。
终于,轮到了林青阳上前正式谢恩。然而,他并未如寻常臣子那般叩拜领赏。在众人注视下,他缓缓起身,走到御阶之前,对着龙椅上的皇帝微微一揖,声音清越,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大殿每一个角落:
“陛下厚赐,林某心领,感激不尽。”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场诸多勋贵大臣,最终落回皇帝脸上,继续道:“然,林某本是江湖野人,散漫惯了,不通礼数,不堪朝廷驱策。‘镇北宗师’之号,位高权重,林某德薄能鲜,实不敢受。金银府邸,于我如浮云,更非我辈仗剑守塞之初衷。”
大殿之中,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位竟敢当面拒绝皇帝封赏的年轻人。皇帝脸上的笑容微微僵硬,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林青阳的声音转而沉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林某唯愿陛下与朝廷,能念及北疆血战之惨烈,将士用命之忠勇,能切实落实对阵亡将士之抚恤,对战死江湖义士之追封,妥善安置其遗孤寡母,使英魂得安,生者无虑,不至于流血又流泪。如此,方不负我等北疆浴血奋战之心——”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一字一句道:“唯愿,山河无恙,黎庶安康!”
“山河无恙,黎庶安康!”这八个字,如同洪钟大吕,在大殿中回荡,震得许多人耳中嗡嗡作响。
话音刚落,沈孤雁立刻起身,沉声道:“我也如此。”
顾云帆随即立刻起身,肃然道:“林小友所言,亦是顾某之心声。顾某愿将陛下所赐,尽数转为对阵亡将士抚恤之用!”玄同道长高宣一声道号,稽首道:“贫道方外之人,受此重赏于心难安,愿随林宗师之议。”千晓先生摇着羽扇,笑道:“金银于我何加焉?不若成全林小友一片仁心。”
紧接着,岳天、云飞扬等北疆少壮将领亦大步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等附议林宗师!愿将封赏转为抚恤,恳请陛下体恤将士!”
岳千擎虽未直接辞赏,却也洪声道:“老子……我跃鲸帮的赏赐,也拿去抚恤兄弟!朝廷若能真把抚恤落到实处,比给我十个虚衔都强!”苏云袖也轻声而坚定地道:“民女亦同。”
一时间,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浪潮。皇帝朱常澈坐在龙椅上,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面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他万万没想到,林青阳竟会以“辞赏”为引,将了他一军,将“抚恤英烈”这面大义之旗牢牢抓在了手中,逼得他不得不表态。若强行压制,不仅寒了天下人心,更坐实了朝廷刻薄寡恩之名。他虽不太在乎大晋子民对他的评价如何,却也需要一个较为安稳的内部环境来追求长生。
僵持片刻,皇帝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众卿……忠义可嘉,体恤士卒,实乃国之栋梁。既然如此……个人封赏,依旧按旨意发放,是朕对诸位功臣的一点心意,不可再推辞。至于阵亡将士抚恤、义士追封之事……”
他转向内阁首辅和兵部、户部尚书,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尔等务必加大力度,从速从优,尽快落实!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几位重臣连忙出列领命。
一场风波,看似以皇帝的妥协和“其乐融融”的结局收场,殿内气氛重新缓和,宫乐再次响起。但所有人都知道,经此一事,皇帝与这些江湖功臣之间的裂痕,已清晰可见。林青阳等人虽未获得实权,却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和道德制高点,而皇帝则被迫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了他或许并不情愿的承诺。
就在宴会气氛看似回归常态,众人重新举箸,交谈声渐起之时,皇帝身边那位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总管太监,忽然上前一步,运足了中气,用一种异常尖利高亢的嗓音宣道:
“宣——大晋国师上殿!”
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丝竹之声戛然而止,交谈笑语瞬间消失。整个紫宸殿,陷入了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所有目光,包括那些原本有些漫不经心、只顾享乐的皇亲国戚,都不由自主地、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望,齐刷刷投向了那扇巨大的殿门方向。
这位深居简出,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却能让皇帝“返老还童”,权倾内廷,甚至连太子、皇子们都对其讳莫如深的神秘人物,终于要揭开面纱了。
在无数道目光的聚焦下,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步入大殿。
喜欢证道红尘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证道红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