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立即解释道:“若大家担心,可先给每户分发半年口粮。用余粮招兵买马。届时即便红党来了,我们手中存粮也已不多,大家无需过虑。”
“这个主意好!”众人纷纷赞同。
赵大山开口道:“我虽不懂政治,也看得出这一带已是两党对峙之势。我们地处三不管地带,迟早要做出抉择。单凭我们现有的人力,确实难以抵挡大举进攻。况且训练新兵,没有两个月难成气候……”
何雨柱接过话头,说道:“这一仗大家都看到了,培养战斗力非一日之功。而且敌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所以,一旦决定招兵,就必须快。”
“我赞成柱子的意见。”赵大山表态。
经过热烈讨论,最终一致通过了何雨柱的提议。
翌日清晨,杨秀清便带着几十人在难民必经之路上设立招募点,优先吸纳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同时对落难者施以援手。
何雨柱将寨中五百八十余人整编为四个连:战斗连、工程连、后勤连、老幼连。
各连分工明确:赵大山负责战斗连训练;金义带领工程连构筑工事;后勤连负责做饭,收集柴火,制作衣服鞋袜;老幼连则是互相照顾,不给其他人添麻烦。
勘察地形时,何雨柱发现前后山之间隔着五米多宽的山涧,仅有一座破旧吊桥相连。他立即命工程连重修吊桥。
当他深入后山勘探时,不禁为眼前的景象惊叹:这里竟有一个天然岩洞,不仅宽敞开阔、冬暖夏凉,更有山泉活水。一旦前山失守,只需毁掉吊桥,据守此地,便是神仙也难攻入。
两日后,杨秀清凭着憨厚的面相,居然带回三百多名上过战场的老兵。
至此,山寨已建立起近五百人的武装力量。
与此同时,何雨柱也通过电台与父亲何大清取得联系,他们一天后就能过来。
就在大家觉得好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个哨兵急匆匆骑着马跑回来。
“有一千多,光头党兵过来了…”
喜欢四合院:何雨柱从1944年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何雨柱从1944年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