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让百姓信你。”
郑森拍了拍他的肩,这位教谕用俸禄周济流民的事,早已传遍江阴。
“大顺的兵也是百姓变的,他们信你,就不会把我们当官府的人。”
陈永华迅速铺开江西地图,手指点在九江的位置:
“这里是大顺军残部聚集的地方,有个叫刘体纯的将领,据说还带着两万多人,正缺粮。”
“带多少银子?”
洪旭立刻掏出算盘,他知道收编流民的规矩——每人两匹棉布、五斗米,就能换暂时的安稳。
“把平户银都带上,再让辛一根调二十船糙米,沿赣江走。”
郑森的声音斩钉截铁。
“告诉施琅,江阴防务交给陈明遇,若南京敢来捣乱,就用开花弹‘迎客’。”
暮色降临时,快船已驶出江阴码头。
郑森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远的冶铁坊火光,想起钱谦益信里的唯一一句正确的话:“江南安危,系于郑氏一身。”
他嗤笑一声。
这些士大夫总把“安危”挂在嘴边,却看不见那些在乱世里挣扎的具体的人。
船过芜湖时,隐约能听见北岸的炮声。黄得功的水师还在与左良玉的残部厮杀,而清军的前锋,已悄悄渡过了淮河。
南京城里的龙涎香依旧缭绕,只是没人知道,那香气里,早已混进了北方的硝烟。
郑森从船舱里取出李寄新拟的《流民安置章程》,上面写着“凡携家眷者,分地两亩,贷农具一副,秋收后还粮一石”。
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谋略,却比钱谦益的信更实在。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