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是想让老夫劝降?”钱谦益的声音有些发涩。
“劝和。”
郑森纠正道。
就说江南的棉布,浙东的茶,本该同船出海。如今刀兵相向,吃亏的是织户茶农。
他看着钱谦益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知道这信未必有用。但江南的生员们在看,那些藏在乡下的东林老夫子们在看。他们得知道,谁才是真心护着桑梓的。”
钱谦益的喉结滚了滚。
他想起昨日在苏州,那个捧着纺车图纸的汉子说:“只要能安稳织布,管他姓朱还是姓郑。”
可那些书院里的同窗不这么想,他们总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朱家宗室乃是正统,名正言顺”。
“好。”
他拿起狼毫,墨汁在纸上晕开时,突然想起钱肃乐最爱的那首《子夜吴歌》。
当年两人在秦淮河畔唱和,说要“保境安民”,如今却要隔着兵戈写劝和信。
信写完时,天已微亮。
陈永华拿着信要走,郑森却叫住他。
让商号的快船送,船帆上挂“商队”旗号。顺便带些松江新织的棉布,就说是给宁波织户的样品。
甘辉在一旁咧嘴笑:“公子这是打仗还是做生意?”
“乱世里,生意就是打仗。”
郑森望着窗外,秦淮河上已有商号的粮船启航,船头的“郑”字旗在晨雾里忽隐忽现。
等咱的棉布铺满浙东,在民心所向时,又能奈我何?
钱谦益站在廊下,看着那封即将送往宁波的信。
他知道这信拆开来,钱肃乐定会骂他“附逆”,东林的清誉要沾上污点了。
可当他想起经世学堂里,那些用算珠代替四书五经的少年,突然觉得这点污点,或许比虚名更实在。
江风掠过南京城,带着铁坊的煤烟味和纺车的棉絮香。
聚宝门的守军看见,今日出城的商队格外多,车上装的不仅是粮食铁器,还有新印的《税法》。
封皮上印着的船锚,正一点点往浙东的方向漂去。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