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粒碰撞的脆响在殿内绕了圈。
“陈明遇,查马纯仁安插所有人的履历,尤其是弘光朝的作为。”
他指尖点在案上的商号流水账。
那上面记着“无锡钱家占商号粮田百亩”“常州顾家扣织户棉布五十匹”,字迹都是商号账房一笔笔核出来的。
“看看这些人家中,有没有占商号的粮田,有没有扣织户的棉布。”
“前明欠百姓的账,不能再让他们接着欠。”
陈明遇应了声“遵旨”,转身时,见殿外的阳光已穿透晨雾。
阳光落在太和殿的朱漆柱上。
柱上弘光朝的蟠龙旧痕,在光里泛着淡红。
此刻的江南,表面平了暴动,底下却藏着东林与新政权的暗劲,藏着农奴未散的怨气,藏着商号要铺遍江南的棉布。
甘辉的亲兵队已出了聚宝门。
十辆商号粮车跟在后面,白米袋上的船锚标记在阳光下亮得实在,棉布包堆得像小山。
车旁的泉州伙计攥着算筹,正跟亲兵算水路。
“到无锡得走三日,每日耗粮两石,刚好够路上吃,不浪费。”
“吴王说了,一粒米都不能糟践。”
细碎的盘算声里,藏着郑森能在乱世站稳的根。
不贪虚名,只算实账。
郑森站在殿门口,望着粮车远去的方向。
晨雾彻底散了,风里带着江南稻田的潮气。
他抬手按住腰间的布囊,算珠在里面轻轻晃,指腹贴着那道流弹旧痕。
他深知镇压暴动不过是权宜之计,调兵协防也只是权宜之策。
真正需要平定的,是东林心中的旧制,是士绅手中的特权。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