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有郑彩接应,陆营的粮饷由商号供给,新造的火铳也已分发到各营,就等吴王下令!”
郑森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杭州”二字。
那里是东林党元老的聚集地,也是鲁王政权的势力范围。
拿下杭州,既能打通江南与福建的商道,也能彻底稳住江南的局势。
他摸了摸腰间的铜算珠,珠身的旧痕此刻像是有了温度。
“明日,我亲征杭州。”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陈明遇留守南京,主持科举;张家玉掌吏部,继续核查官员;钱大人……”
当晚,南京的商号灯笼亮到了三更。
粮铺的伙计在清点运往浙东的米袋。
布坊的工匠在赶制亲兵的棉布甲。
经世学堂的少年们在抄写科举的算学考题。
这些小人物的忙碌,织成了吴王政权的根基。
郑森站在太和殿的案前,看着案上的科举章程和浙东舆图。
指尖捏着那枚铜算珠,轻轻转动。
算珠碰撞的脆响里,他仿佛听见了杭州城的钟声,听见了江南织户的纺车声,听见了科举放榜时士子们的欢呼声。
乱世的账很难算,可只要一笔一笔算实,只要心里装着百姓的饱饭、织户的棉布,总有一天,能算出一个“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布”的盛世。
次日清晨,聚宝门的鼓声震天。
郑森一身戎装,腰间的铜算珠随步伐轻晃。
身后跟着阎应元、李成栋的大军,还有十辆装满棉布、米粮的商号车。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