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粥棚需米三千石,可从松江府调运。”
“松江河工需银五千两,优先用商税支付。”
字字都透着琐碎的焦虑,指节因用力捏着笔杆而泛青。
郑森知道,冯厚敦前几日收到苏州知府的书信,说当地还有三成流民没返乡,粥棚的粮食只够撑到年底。
这位首辅夜里定是对着今年的收支账熬了不少灯油,眼下眼底的红血丝比上周见时更重了,连眼角的皱纹都深了些。
内阁辅臣李寄眉头拧成疙瘩,手指在袖里无意识地捻着,像是在回忆什么,偶尔还会轻轻叹气。
郑森记得,李寄去年在苏州赈灾时,差点被抢粮的饥民误伤,他当时还替一个饿晕的老妇人挡了下,胳膊上被划了道口子。
如今对百姓的苦难比谁都清楚。
工部尚书程兆科则趴在案上的舆图前,手指在江淮的河工标记上反复划过,时不时叹口气。
明年北伐的粮道全靠江淮的运河,可今年汛期冲毁的高邮段河堤,还没完全修好,现在只铺了一层夯土。
明年开春得再砌青砖才能防汛期,他前几日还派了工部主事去高邮督查,据说进度只完成了六成。
孙可望虽急着在今年称王,短时间腾不出手东进,暂缓应对即可。
吴三桂有清廷盯着,翻不起大浪。
陕北有反正之望——这么看,北伐的时机倒比预想中熟些。
郑森将奏报推到案前,话锋陡然一转,指尖在“赋税”二字上重重一点,力道大得让案上的墨锭都晃了晃。
但要明年北伐,今年就得把军需备足——甲胄要补,弓箭要造,粮草要囤,这都要花钱。
这也是今日召诸位来的要紧事。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