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的官员忙着定工商业规则。
军工厂的火炮、枪支不断运向军营。
这时,南疆的捷报传来。
像颗石子砸进平静的湖面。
让整个朝堂都振奋起来。
第一封捷报来自永州的张煌言。
这位跟着郑森打了多年仗的将领,在信里写。
金声桓、卢鼎带着焦涟、胡一清部,二月十六攻破桂林城。
南明兵部尚书瞿式耜死守府衙,不投降,自缢殉国。
何腾蛟带着三千多残兵,护送永历帝逃往广西安隆。
沿途收了些南明散兵,现在有五千人左右。
安隆城小粮少,只存了五千石粮,难守多久。
郑森坐在养心殿的御案前,手里捏着捷报。
沉默了好久。
瞿式耜这个人,他早有耳闻。
南明将领里,瞿式耜是少有的“忠臣”。
在桂林任职时,轻徭薄赋、安抚百姓。
还组织义军抵清军、大夏军。
虽跟大夏是敌人,却守着“守土护民”的初心。
郑森想起前几天收到的密报。
瞿式耜为了不让百姓遭战乱苦。
多次拦着何腾蛟“抢百姓当军粮”。
甚至拿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灾民。
“冯大人,”郑森对内阁首辅冯厚敦说。
“传旨,用‘大明忠臣’的礼节葬瞿式耜。”
“追赠他为‘大夏光禄大夫’,派礼部尚书张肯堂去桂林致祭。”
“在桂林府衙旁设‘瞿公祠’,供百姓瞻仰。”
“让百姓知道,忠臣不管是哪方的,都该敬重。”
“另外,瞿式耜的家人,愿意归降大夏的,一律免罪,官府养着。”
“愿意返乡的,给盘缠,不许刁难。”
冯厚敦躬身应下,语气里带着敬佩:“陛下仁厚。”
“这么处置,既显大夏的‘大国气度’。”
“也能让南明的忠臣良将知道陛下惜才。”
“以后南明将领归降,定会更忠心。”
话音刚落,第二封捷报就送到了。
来自梧州的董飏先。
“林察二月二十拿下梧州。”
“南宁总兵陈邦傅派使者来降。”
“愿意带八千多人归降大夏,还献了南宁布防图、粮库清单。”
“陈邦傅说,永历帝在安隆只带了三千多老弱残兵。”
“安隆城没城墙,好攻破。”
“要是大夏出兵,能一举擒了永历帝,彻底平南疆。”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